惆怅西风落叶秋,虫吟四壁倚科头。
三更叠唤将谁诉,万籁孤鸣若有由。
𠽡唳应添机妇怨,凄清不管旅人愁。
钟残漏尽挑灯起,几度嘈嘈尚未休。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怅望西风落叶时,虫吟四壁倚科头。
三更叠唤将谁诉,万籁孤鸣若有由。
𠽡唳应添机妇怨,凄清不管旅人愁。
钟残漏尽挑灯起,几度嘈嘈尚未休。
注释:
- 怅望西风落叶时:怅望,即因看到西风而感到惆怅;西风落叶,指秋天萧瑟的景象。
- 虫吟四壁倚科头:虫吟,指蟋蟀等昆虫的鸣叫声;四壁,指的是周围的墙壁;倚科头,形容一个人靠墙坐着,无所事事的样子。
- 三更叠唤将谁诉:三更天,指的是深夜时分;叠唤,多次呼唤;将谁诉,向谁诉说。
- 万籁孤鸣若有由: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孤鸣,形容鸣叫的声音显得孤独;若有由,似乎有原因存在。
- 𠽡唳应添机妇怨:𠽡唳,指蟋蟀的叫声;机妇,指织女;添机妇怨,形容蟋蟀的鸣叫声增添了女子的哀怨。
- 凄清不管旅人愁:凄清,形容声音凄凉清冷;不管,不理会;旅人愁,指旅途中人们的忧愁。
- 钟残漏尽挑灯起:钟残,钟声响了很长时间;漏尽,漏壶里的水已经用完了;挑灯起,点起油灯起床。
- 几度嘈嘈尚未休:嘈嘈,形容声音繁杂;未休,没有停止;几度,几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首句“惆怅西风落叶秋”,以秋风落叶开篇,营造出一种深秋凄凉的氛围。接着第二句“虫吟四壁倚科头”,通过描述蟋蟀在墙壁上鸣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静与凄凉。第三句“三更叠唤将谁诉”,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只能独自面对这寂静的环境。最后两句“万籁孤鸣若有由”,以蟋蟀的鸣叫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寂静无声的夜晚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全诗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