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何处匪元胎,饮水休忘有本来。
最恼昏迷奸鬼蜮,宁知悔悟泣风雷。
焦头烂额工移突,碎骨焚身烬烈灰。
今日歌诗追昔欸,不胜感愤不胜哀。

【注释】

大生:指佛经中所说一切众生。

匪元胎:非原形。

饮水:喻指修行者悟道后的心性。

本来心性:本性。

最恼:最令人烦恼。

昏沉:昏昧,迷乱不清。

奸鬼蜮:指邪恶、阴险的人。

宁知:岂能知道。

悔悟:悔恨醒悟。

泣风雷:比喻内心极度悲痛而无法自制。

焦头烂额:形容非常狼狈的样子。

工移突:努力改变。

碎骨焚身:形容极其艰难,甚至牺牲生命。

烬烈灰:燃烧成灰。

今歌诗:今日之歌。

追昔:回忆过去。

不胜:难以承受,无法忍受。

感愤:因感慨而愤怒。

哀: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苦与乐,以及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首联“大生何处非元胎,饮水休忘有本来。”诗人用“大生”来代指所有的众生,表达了他对众生的关爱与同情;同时,他也指出了众生的本质——即我们的本性,也就是所谓的“元胎”。这里的“饮水”指的是修行的过程,而“有本来”则是指修行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修行来找回自己的本性,而不是迷失在外界的事物中。

“最恼昏迷奸鬼蜮,宁知悔悟泣风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迷失自我、被外物所迷惑的人的痛苦与无奈。他认为这些人就像是被邪恶的势力所控制,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只能被外界的风吹雨打所影响。而那些能够悔悟并勇敢面对的人,则能够在风雨中挺起胸膛,勇往直前。

接下来的两句“焦头烂额工移突,碎骨焚身烬烈灰。”则是对诗人自身修行过程的描绘。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头发都掉了光,皮肤也都被磨破流血,但仍然坚持着前行。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

最后两句“今日歌诗追昔欸,不胜感愤不胜哀。”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悲喜交加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感伤,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他难以承受。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