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西间气蔚洪蒙,圣代名臣岳降中。
布化原从分陕左,流膏直到极闽东。
五庠礼教裁吾党,四邑弦歌颂我公。
傍得门墙桃李种,滋培长荷作霖功。
岐山之西,气势蔚为壮观,是洪蒙时代的名臣岳降。
分陕左路,流膏泽被极闽东。
五学礼教,裁吾党之弊;四邑弦歌,歌颂我公之功。
旁得其种,滋培长荷,作霖功成。
岐西间气蔚洪蒙,圣代名臣岳降中。
布化原从分陕左,流膏直到极闽东。
五庠礼教裁吾党,四邑弦歌颂我公。
傍得门墙桃李种,滋培长荷作霖功。
岐山之西,气势蔚为壮观,是洪蒙时代的名臣岳降。
分陕左路,流膏泽被极闽东。
五学礼教,裁吾党之弊;四邑弦歌,歌颂我公之功。
旁得其种,滋培长荷,作霖功成。
这是一首七绝,其结构为四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亮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月、观灯等活动,而“出闱”则意味着结束了考试的旅程。这句诗描述了在中秋节夜晚,作者离开考试场所,开始游览三山的情景。 2. 七艺今朝满:这里的“七艺”指的是古代的七门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等
【注释】 1. 写怀:即“抒怀”,抒发情怀或感慨。 2. 病久如曾愈:意思是说,病得久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 3. 愁多不觉添:意思是说,忧愁多了,好像不感到增加一样。 4. 姜性辣,敢比谏书严:意思是说,我的脾气像姜一样辛辣,敢于和那些谏书严厉的人相比。 5.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意思是说我的笨拙如同苍蝇追逐食物时那样,不要因为我的不足而产生嫉妒。 6.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意思是说
村居晚兴 村居风景古,晚兴尚依依。 残照疏林合,微昏远岫围。 杖头逢叟话,牛背认童归。 薄暮谁家读,寻声且扣扉。 注释: - 村居风景古:村居的风景十分古老。 - 晚兴尚依依:傍晚的兴致仍然萦绕心头。 - 残照疏林合:夕阳斜照在稀疏的树林里。 - 微昏远岫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微光中显得朦胧。 - 杖头逢叟话:在路上偶遇一位老人交谈。 - 牛背认童归:在牛背旁辨认出一群孩子回家的身影。 -
【注】: 1. 买隐:指隐居生活,即退隐。 2. 山林:泛指幽深的山林,这里代指隐居之所。 3. 云烟密且深:意指山林中云雾缭绕,显得深邃莫测。 4. 松根:意指树木的根部,常用于比喻人的根基或精神。 5. 晚节:意指晚年或晚期的生活阶段。 6. 芦叶淡秋心:意指秋天时芦苇的颜色,象征心境的淡泊和宁静。 7. 补屋蔽风雨:意指修补房屋以抵御风雨,形容隐居生活的简朴。 8. 拥书罗古今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 听闻说乌山景色优美,我们相约踏足其中。 临近城市没有嘈杂市声,进入寺庙便有禅意萦绕。 百道阶泉古旧,千重美景环绕如锦绣般。 攀登山顶只为欣赏风景,戴月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注释: - 乌山:即乌石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 相邀踏翠微:相互邀请去探寻那翠绿的小山。 - 无市气:指靠近城市的地方没有喧闹的市井气息。 - 有禅机
胜会烂重阳,金铺满地黄。 鹤林花女寺,雁阵水云乡。 韵事题糕壮,风流落帽狂。 茱萸都插遍,雅爱酒杯香。 注释: 1. 胜会:美好的聚会。 2. 烂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金铺:指铺满了黄金的屏风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节日的气氛。 4. 鹤林花女寺:指寺庙的名字为“鹤林”和“花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5. 雁阵水云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小西湖美景。首联写湖面景色,次联写地利人和,三联写湖光水色,四联写楼亭新荷,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游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注释: 1.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这句诗意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作一样,给水面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2.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贫士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本是贫非病,翻因病更贫。 - “本是贫非病”:意思是说诗人本就贫困,并不是因为生病才更加贫穷。 - “翻因病更贫”:表示由于疾病,诗人的贫困状况变得更严重了。 2. 饥怜疏食乐,寒觉缊袍亲。 - “饥怜疏食乐”:在饥饿时,即使吃着粗糙的食物也感到快乐。 - “寒觉缊袍亲”:在寒冷中,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感到亲切。 3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癸酉年冬夜,孩子入梦哭着成歌。 痛苦地隔着阴阳之界,频繁地在梦里寻找。 已经埋葬了孩子的尸体,却仍然爱着亲人的心。 烛光下的影子增添了悲哀的泪滴,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苦吟。 怎么能忍受枕边被推起,寒冷侵袭更加凄绝。 译文: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孩子的哭声让陈梦雷入梦哭泣成了一首诗。他深感悲痛之情,仿佛隔开了阴阳两界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 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注释: -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过了几天,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冬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天地间仿佛都回归到了衰老的状态,风吹过枯黄的树木,让人感到心中的寒冷。 -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梦境破碎,诗人的诗魂也随之归来,然而愁绪缠身,使得酒力难以支撑。 -
望芦川早发的诗意赏析与翻译 探索古代诗歌之美 1. 诗作背景介绍 - 清代章甫创作背景 - 作品历史地位和影响 - 作者生平简介及其艺术成就 2. 诗句解析与翻译 - 三更残月五更鸡:夜晚景象描绘 - 叠促晨装上马蹄:早晨出发情景描述 - 掩映酒旗茅店北:商业与自然景色交融 - 微茫田舍石桥西:田园风光呈现 3. 诗人生平与艺术风格 - 章甫的生平及艺术追求 - 章甫诗歌特色及其影响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第一句:陌头杨柳陇头梅,指点风情个里催。 - 注释: 陌头指的是田间小道,陇头指山间的小径。杨柳和梅花是春天的象征,这里用来代表春天的气息。“指点”表示春光的催促,而“风韵”则指自然之美。 2. 第二句:天亦好新将岁改,人欣除旧恰阳回。 - 注释: “天亦好”表明天气晴朗,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新将”暗示着春天的开始,“岁改”意味着旧年的结束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本诗为七律。首联“二十年前宦海东,回头汗马几人同”,是诗人的自述和感慨。“二十年前”点时间,“宦海东”点空间,表明诗人在宦海中已经度过了二十年。“回头”点时间,表明诗人对过去的事情还记忆犹新,有追忆。颔联“山河伊昔保无害,童叟到今传有功”,是诗人的议论和感叹。“山河伊昔”指江山社稷,这里暗指台湾,是诗人所要保卫的地方。“童叟”指百姓,即台湾人民
诗句:脂痕匀染露华浓,百宝栏干五夜钟。 译文:月光下,海棠的影子被摇曳的烛光映照,显得愈发清晰。随着夜深人静,听到斜对面的窗户传来一阵阵钟声。 注释:百宝栏干指的是庭院中的栏杆,五夜钟则指的是深夜时分,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成功地传达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注释】 脂痕匀染露华浓:指海棠的花。脂痕匀染,指海棠的花瓣像涂上了胭脂一样,颜色鲜艳。 百宝栏干五夜钟:意思是在海棠下设宴赏花,到了晚上听到五更鼓声。百宝栏干,指用百种宝贝做的栏杆。五夜钟,指五更鼓声。 漫说无香偏独恨,应怜有色为谁容:意思是说海棠虽然没有香味,但人们却偏偏喜欢它,因为它的颜色鲜艳,为谁而存在? 题词已借今宵宿,置酒宁期异日逢:意思是说已经把题词借给今夜赏花的人,把酒也准备好了
【注释】 老天颓废我官骸:指官场上遭受挫折,官途不顺。炼石: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此处用为典故,比喻仕途坎坷。补女娲: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出自《山海经·五藏篇》“共工氏有不才子,名曰句龙,为后土御横,收取了其精气。”。句龙是上古帝王,后被尊为水神。也知谪免安居室:知道自己受到贬谪而能够安然自处。安居室:安定的住所。其奈荒馀困守斋:无奈的是,余下的荒凉只能困守于书斋之中。荒余:荒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