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忽忽几时迁,衍数浮生又二年。
且把鼓催驱病鬼,敢将酒祭犒诗仙。
声声漏箭将终岁,耿耿星桥欲曙天。
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来妍。
丙寅,106年除夕夜有所感
光阴如梭,转眼间又过去两年。
暂且鼓声催促病魔,我敢把酒祭奠诗仙。
滴答滴答漏壶的箭声将要结束,星河耿耿欲曙天。
笑着与寒梅一起迎接晨光,逢春定可成为老来之妍。
光阴忽忽几时迁,衍数浮生又二年。
且把鼓催驱病鬼,敢将酒祭犒诗仙。
声声漏箭将终岁,耿耿星桥欲曙天。
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来妍。
丙寅,106年除夕夜有所感
光阴如梭,转眼间又过去两年。
暂且鼓声催促病魔,我敢把酒祭奠诗仙。
滴答滴答漏壶的箭声将要结束,星河耿耿欲曙天。
笑着与寒梅一起迎接晨光,逢春定可成为老来之妍。
这是一首七绝,其结构为四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亮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月、观灯等活动,而“出闱”则意味着结束了考试的旅程。这句诗描述了在中秋节夜晚,作者离开考试场所,开始游览三山的情景。 2. 七艺今朝满:这里的“七艺”指的是古代的七门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等
【注释】 1. 写怀:即“抒怀”,抒发情怀或感慨。 2. 病久如曾愈:意思是说,病得久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 3. 愁多不觉添:意思是说,忧愁多了,好像不感到增加一样。 4. 姜性辣,敢比谏书严:意思是说,我的脾气像姜一样辛辣,敢于和那些谏书严厉的人相比。 5.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意思是说我的笨拙如同苍蝇追逐食物时那样,不要因为我的不足而产生嫉妒。 6.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意思是说
村居晚兴 村居风景古,晚兴尚依依。 残照疏林合,微昏远岫围。 杖头逢叟话,牛背认童归。 薄暮谁家读,寻声且扣扉。 注释: - 村居风景古:村居的风景十分古老。 - 晚兴尚依依:傍晚的兴致仍然萦绕心头。 - 残照疏林合:夕阳斜照在稀疏的树林里。 - 微昏远岫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微光中显得朦胧。 - 杖头逢叟话:在路上偶遇一位老人交谈。 - 牛背认童归:在牛背旁辨认出一群孩子回家的身影。 -
【注】: 1. 买隐:指隐居生活,即退隐。 2. 山林:泛指幽深的山林,这里代指隐居之所。 3. 云烟密且深:意指山林中云雾缭绕,显得深邃莫测。 4. 松根:意指树木的根部,常用于比喻人的根基或精神。 5. 晚节:意指晚年或晚期的生活阶段。 6. 芦叶淡秋心:意指秋天时芦苇的颜色,象征心境的淡泊和宁静。 7. 补屋蔽风雨:意指修补房屋以抵御风雨,形容隐居生活的简朴。 8. 拥书罗古今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 听闻说乌山景色优美,我们相约踏足其中。 临近城市没有嘈杂市声,进入寺庙便有禅意萦绕。 百道阶泉古旧,千重美景环绕如锦绣般。 攀登山顶只为欣赏风景,戴月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注释: - 乌山:即乌石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 相邀踏翠微:相互邀请去探寻那翠绿的小山。 - 无市气:指靠近城市的地方没有喧闹的市井气息。 - 有禅机
胜会烂重阳,金铺满地黄。 鹤林花女寺,雁阵水云乡。 韵事题糕壮,风流落帽狂。 茱萸都插遍,雅爱酒杯香。 注释: 1. 胜会:美好的聚会。 2. 烂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金铺:指铺满了黄金的屏风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节日的气氛。 4. 鹤林花女寺:指寺庙的名字为“鹤林”和“花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5. 雁阵水云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小西湖美景。首联写湖面景色,次联写地利人和,三联写湖光水色,四联写楼亭新荷,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游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注释: 1.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这句诗意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作一样,给水面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2.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贫士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本是贫非病,翻因病更贫。 - “本是贫非病”:意思是说诗人本就贫困,并不是因为生病才更加贫穷。 - “翻因病更贫”:表示由于疾病,诗人的贫困状况变得更严重了。 2. 饥怜疏食乐,寒觉缊袍亲。 - “饥怜疏食乐”:在饥饿时,即使吃着粗糙的食物也感到快乐。 - “寒觉缊袍亲”:在寒冷中,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感到亲切。 3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癸酉年冬夜,孩子入梦哭着成歌。 痛苦地隔着阴阳之界,频繁地在梦里寻找。 已经埋葬了孩子的尸体,却仍然爱着亲人的心。 烛光下的影子增添了悲哀的泪滴,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苦吟。 怎么能忍受枕边被推起,寒冷侵袭更加凄绝。 译文: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孩子的哭声让陈梦雷入梦哭泣成了一首诗。他深感悲痛之情,仿佛隔开了阴阳两界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 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注释: -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过了几天,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冬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天地间仿佛都回归到了衰老的状态,风吹过枯黄的树木,让人感到心中的寒冷。 -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梦境破碎,诗人的诗魂也随之归来,然而愁绪缠身,使得酒力难以支撑。 -
【注释】 台郡:指台州。 瀛岛官亭:在今浙江临海县西南,是古时台州的一个地名。 翠浓: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怒涛冲:波涛汹涌,声如雷霆。 惊弩:比喻潮声如弦乐器之弓弦被拉得又紧又急的声音,极富表现力。 竹化龙:竹子因风力激荡而化为飞腾盘旋的龙。 面海多风因激浪,离山无树不关松:面朝大海,经常受到狂风的袭击;离开高山,没有树木可以依靠,都显得非常危险。 尾闾:“尾闾”即“尾闾穴”
【注释】 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踞:站立。澄台:清静的高台。遥空碧海:远望无边无际的大海。不使一层楼尚隔:不要有一层高楼在视线之外。真夸:真是了不起。沧溟:即沧海、南海,指大海。蜃气:海市蜃楼,一种气象现象,因光线折射产生幻景。浩淼:广大的样子,形容水波辽阔。流波:流动的水波。朝东:面向东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登临观海的名作,也是一首描绘海景的佳篇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夕照衔山影渐无,丹霞斜渡入澎湖。 - 夕照:傍晚时分的阳光,常被用来形容日落时天空的美丽色彩和柔和光线。 - 衔山影渐无: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峦上,使得原本清晰可见的影子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衔山影”形容太阳即将落下,但仍然给山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 丹霞:一种红色或粉红色的岩石,常常出现在中国的丹霞地貌中。这里的“丹霞斜渡”可能指的是夕阳的光线穿透了红色的岩石
这首诗描绘了李碧云入泮的场景,充满了赞美和祝福之意。下面是每句诗的详细释义: 1. 瀛桥环翠藻芹乡:描述了一座名为瀛桥的桥梁环绕着一片翠绿的草地,周围是像芹菜一样的植物,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2. 年少翩翩列上行:描述的是年轻的人们穿着整齐的衣服,在桥上有序地行走。这里的“翩翩”一词用来形容年轻人的动作或神态优美、轻盈。而“列行”则表示他们是有序站立的。 3. 宝剑匣鸣随异彩
春城送别 剪烛窗西话旧情,春风无故速晨征。 琴心碎断弦三叠,骊歌悲歌响一声。 云里半肩书担古,沙头十里马蹄轻。 长亭别后人去后,顾影惟随片月明。 注释: 1. 剪烛窗西话旧情:剪烛,形容夜晚,窗外,西面,话旧情,即回忆过去的感情。 2. 春风无故速晨征:春风,形容春天的气息,无故,没有理由,迅速,晨征,早晨出发的意思。 3. 琴心碎断弦三叠:琴心,形容内心的感受,碎断,指情感的断裂,弦三叠
【注释】 论诗:诗歌评论。 未曾删订未堪存,古作三千亦太繁:未曾编辑过诗歌,难以留存;古代的诗歌数量太多,过于繁杂。 一自圣人编得所,至今学者擅专门:自从圣人整理过诗歌之后,到现在的学者就专门研究诗歌了。 全经穷尽须三颂,要旨参来蔽一言:整个《诗经》都穷尽于三个篇章,而其中的核心思想需要深入探讨才能领会。 若问正葩何自始,温柔敦厚是诗源:如果有人问,美好的诗歌从哪里开始,那么答案就是“温柔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