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岛官亭绕翠浓,凭栏听得怒涛冲。
是真万顷潮惊弩,却似千竿竹化龙。
面海多风因激浪,离山无树不关松。
尾闾东泄无涯际,声在流波第几重。
【注释】
台郡:指台州。
瀛岛官亭:在今浙江临海县西南,是古时台州的一个地名。
翠浓: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怒涛冲:波涛汹涌,声如雷霆。
惊弩:比喻潮声如弦乐器之弓弦被拉得又紧又急的声音,极富表现力。
竹化龙:竹子因风力激荡而化为飞腾盘旋的龙。
面海多风因激浪,离山无树不关松:面朝大海,经常受到狂风的袭击;离开高山,没有树木可以依靠,都显得非常危险。
尾闾:“尾闾”即“尾闾穴”,神话传说中人死后进入阴间的必经之路,位于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市)下,是大江的尽头。
东泄:东流。无涯际:无边无际。
声在流波第几重:声音在江水中传播了多远。
【赏析】
《台郡八景》组诗共有八首,此为其中的第四首。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台州八景之一的瀛岛官亭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瀛岛官亭绕翠浓,凭栏听得怒涛冲。”瀛岛官亭,位于台州的北部,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登上瀛岛官亭,只见四周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他倚着栏杆,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涛声,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是真万顷潮惊弩,却似千竿竹化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瀛岛官亭的自然景观。眼前的潮水翻滚,宛如一张巨大的弓弦被拉得又紧又急,发出一声巨响,震耳欲聋。而那千竿竹则像一条龙在天空中飞舞,令人惊叹不已。
“面海多风因激浪,离山无树不关松。”诗人接着描述了瀛岛官亭周围的自然环境。面对着大海,常常遭受狂风的侵袭;远离高山,没有树木可以依赖,都非常危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性。
“尾闾东泄无涯际,声在流波第几重?”最后一句诗人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瀛岛官亭的壮丽景色。大海向东流淌,无边无际,仿佛要一直流到天边。那声音在江水中传播得如此遥远,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整首诗通过描绘瀛岛官亭的自然景观,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瀛岛官亭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