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高踞澄台上,放眼遥空碧海中。
不使一层楼尚隔,真夸千里目能穷。
龙门倒射沧溟日,蜃气消沉岛屿风。
浩淼流波归巨壑,茫茫大半是朝东。
【注释】
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踞:站立。澄台:清静的高台。遥空碧海:远望无边无际的大海。不使一层楼尚隔:不要有一层高楼在视线之外。真夸:真是了不起。沧溟:即沧海、南海,指大海。蜃气:海市蜃楼,一种气象现象,因光线折射产生幻景。浩淼:广大的样子,形容水波辽阔。流波:流动的水波。朝东:面向东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登临观海的名作,也是一首描绘海景的佳篇。诗中描写了站在高峻的山巅俯视海面时所呈现的壮丽景色,并由此抒发出诗人豪迈奔放的胸怀。全诗语言凝炼,意境高远而壮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句“置身高踞澄台上”,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眼前的景色。“置身”二字,既写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也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高踞”二字,则突出了诗人所处位置的高度,为后文进一步描绘海天景色作了铺垫。“放眼遥空碧海中”,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碧海,无边无际。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海的宽广,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颔联“不使一层楼尚隔,真夸千里目能穷。”诗人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象。他发现,尽管自己所处的楼层并不高,但仍然能够看到远处的美景。这种感受源于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颈联“龙门倒射沧溟日,蜃气消沉岛屿风。”诗人转而描绘了海上的奇观。他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龙门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灯塔,照亮了远方的大海;而那片神秘的蜃气,也似乎被驱散殆尽。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尾联“浩淼流波归巨壑,茫茫大半是朝东。”诗人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描述眼前的景色。他发现,整个大海都在向东流去,而那些远离岸边的小岛则显得更加渺小。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高山之巅俯瞰大海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