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佛西崦日鼓悬,禅狐山鬼也周旋。
观河面皱飞腾日,理发心长跌宕年。
事去已随秋叶脱,愁来还似夏蚕眠。
红牙班管都无赖,欲学成连竟刺船。
逃佛西崦日鼓悬,禅狐山鬼也周旋。
逃佛西崦:指逃避世事,归心于佛,隐居山林。西崦(yān淹):古地名,位于今浙江上虞西南,这里借指山林。日鼓悬:太阳落山后,寺内撞钟击鼓。禅狐山鬼:佛教谓山中狐狸精为禅狐。周旋:往来。
观河面皱飞腾日,理发心长跌宕年。
观河面皱:指看河面上波纹起伏,如水波涟漪。飞腾日:太阳在天空中飞升。理发心长:比喻心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像理发一样,需要经常修剪、整理。跌宕年:岁月蹉跎,时光荏苒。
事去已随秋叶脱,愁来还似夏蚕眠。
事去:事情结束,离去。秋叶:秋天的叶子,喻示事物的消逝。愁来:忧愁到来,形容内心的烦忧。还似:如同。夏蚕眠:夏天的蚕进入休眠状态。比喻内心烦恼难以驱散。
红牙班管都无赖,欲学成连竟刺船。
红牙班管:指古代宫廷乐器中的琵琶、笙等,以红色象牙装饰的乐器。无赖:指无赖之人。欲学:想要学习。成连刺船:战国时期高渐离曾学击筑,与鲁人张良友善结义,后因张良事韩报仇,遂刺杀韩相侠累,自己也被刑戮。刺船,指刺杀仇敌或坏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之情。
首句“逃佛西崦日鼓悬”,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景象。诗人选择在西崦(一个隐逸之地)躲避世俗,用日鼓声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第二句“禅狐山鬼也周旋”,借用佛教故事中的禅狐和山鬼,表达了自己的修行和超脱世俗的决心。
第三句“观河面皱飞腾日”,通过观察河水的动态,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变化。
第四句“理发心长跌宕年”,用理发的心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五句“事去已随秋叶脱”,用秋叶比喻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过去之事的释然和放下。
第六句“愁来还似夏蚕眠”,用夏蚕来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烦忧,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挣扎。
最后一句“红牙班管都无赖,欲学成连竟刺船”,借用古代典故中的剑客成连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想要追求自由和解脱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