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眼光阴卅六年,春风送我到幽燕。
宦途冷淡身如寄,客思迷离梦未圆。
北地莺花嫌太晚,南朝烟柳忆从前。
料如念远书应达,每为循陔一惘然。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瞥眼光阴卅六年 - 这句话意味着转眼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了。”瞥眼”意为一瞥间,形容时间飞逝。”卅六”指的是三十六年,即从丁酉年至今的整三十年。整体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 春风送我到幽燕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幽燕”则指代北京地区,这里暗示诗人被送往了一个他/她感到陌生的环境。这里的“送”字也体现了一种被迫或不情愿的旅行。
- 宦途冷淡身如寄 - “宦途”通常指官场生涯,而“冷淡”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冷漠和无趣。“身如寄”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如同寄居般,缺乏归属感和自主权,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满。
- 客思迷离梦未圆 - “客思”指的是在外漂泊时产生的思乡之情,而“迷离”表达了这种思乡情绪的迷茫与难以捉摸。“梦未圆”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未满足和不完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北地莺花嫌太晚 - “北地”特指北方地区,“莺花”通常指春天的美丽景致,但在这里似乎带有贬义,因为“嫌太晚”表示北方的春天来得太晚,未能带来应有的生机和美丽。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北方生活的不适应或失望。
- 南朝烟柳忆从前 - “南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或地区,“烟柳”则是南方春天常见的景象,这里用来回忆过去的南方生活。诗人通过对比南北的差异,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料如念远书应达 - “料”字表示猜测或推测,“念远书”指的是想念远方的人或事,“达”表示能够传达或送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并希望这些思念能够被传递和理解。
- 每为循陔一惘然 - “循陔”可能是指遵循一定的生活规律或道德准则,“惘然”则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情绪。整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行动或生活。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复杂感受。从对时间的感慨、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到对自然景色的怀念,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丰富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