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虎卧此高丘,今日登临最上头。
近接灵岩惟片石,遥观雪浪有孤舟。
消沈伯业同烟草,寂寞禅心视水沤。
剑窟泉飞石梁北,声随香梵几时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登海涌峰”一句是说作者登上了海涌峰;“昔日听闻虎卧此高丘,今日登临最上头。近接灵岩惟片石,遥观雪浪有孤舟。”意思是:以前听说老虎曾经卧在这个很高的山丘上,今天我登上最高的山峰,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那片岩石了,还可以遥望到在茫茫的海浪中飘荡着的小舟。“消沈伯业同烟草,寂寞禅心视水沤。”意思是:我的祖先的功业已经消散如同烟云了,而我内心的寂寥就像水里的泡沫;“剑窟泉飞石梁北,声随香梵几时休。”意思是:剑窟泉水飞溅的石桥在北方,声音随着佛经的梵音而停息了。
【答案】
译文:我登上了海涌峰,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那片岩石了,还可以遥望到在茫茫的海浪中飘荡着的小舟。我的祖先的功业已经消散如同烟云了,而我内心的寂寥就像水里的泡沫。剑窟泉水飞溅的石桥在北方,声音随着佛经的梵音而停息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之作。诗人登上了海涌峰,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那片岩石了,还可以遥望到在茫茫的海浪中飘荡着的小舟。诗人用“海涌峰”、“片石”、“孤舟”等形象来描绘海涌峰的雄伟壮观和海上小舟的渺小,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临海涌峰的感受。“昔闻虎卧此高丘”,诗人以传说中的“卧虎”来比海涌峰,表明自己登临此山的豪迈气概。“今日登临最上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登临此山的自豪感。“近接灵岩惟片石,遥观雪浪有孤舟”,诗人从远处眺望,看到了“一片石”。诗人将“一片石”比作“灵石”,表明它非常珍贵,也表达了自己对它的珍视之情。同时,“雪浪有孤舟”又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他希望与大海融为一体。
“消沈伯业同烟草”,这里用“烟”来指代“尘”,“消沈”是衰败的意思,“伯业”是指祖辈的业绩。诗人认为他的祖先的功业已经消散如同烟云了,而我内心的寂寥就像水里的泡沫,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个人身世变迁的感慨。
“剑窟泉飞石梁北,声随香梵几时休。”这句描写了海涌峰上的一处风景,即剑窟泉飞石梁北,声音随着佛经的梵音而停息了。这里的“剑窟”和“香梵”都是佛教用语,“剑窟”是指佛教修行的地方,“梵”指佛教经典或佛法。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海涌峰上的一处风景来表达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