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性难为热,弃官如弃瓢。
年来此孤屿,门外几春潮。
倚杖看岩鹤,长吟答野樵。
自言无磊块,有酒亦须浇。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冷性难为热 - 这句表达了一种比喻,意指朱晓帆的性情或处境(冷)使得他难以适应他人的热情(热)。这里的“冷性”和“热”分别代表了朱晓帆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处的环境。
  2. 弃官如弃瓢 -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朱晓帆对于放弃官职的决绝态度,就像是丢弃一个水瓢一样轻易,暗示着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年来此孤屿 - “孤屿”通常指的是孤立无援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朱晓帆目前所在的某个偏远或孤独的岛屿。
  4. 门外几春潮 - 春天的海潮涌动,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朱晓帆对过去的怀念或是对未来的期待。
  5. 倚杖看岩鹤 - “倚杖”可能表示朱晓帆独自站立,而“看岩鹤”则描述了他在岩石之上观察鹤的情景,这可能象征着他的孤独和超然。
  6. 长吟答野樵 - “长吟”意味着长时间的吟唱,“答野樵”则表示回应来自远方山野中樵夫的呼唤。这可能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或者是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
  7. 自言无磊块 - “磊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心有块垒,难以释怀。朱晓帆说自己没有心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困扰。
  8. 有酒亦须浇 - 这句表达了朱晓帆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中有挫折和困难,他也愿意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

译文:

冷性难为热,弃官如弃瓢。
年来此孤屿,门外几春潮。
倚杖看岩鹤,长吟答野樵。
自言无磊块,有酒亦须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描绘了朱晓帆的性格、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诗中既有对朱晓帆个人境遇的同情,也有对其生活方式的肯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隐逸之士的风骨与情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