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
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吝。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
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
《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
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
【注释】
- 送金小岱归临安:送别金小岱返回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 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去年在乌江相识。
- 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今年送你回家。
- 形骸相与忘:身心完全忘却。
- 投赠两不吝:赠送物品毫不吝啬。
- 朅来历江湖:远游历山川。
- 千里穷一瞬:形容距离遥远。
- 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他到兖州(今山东泰安)游玩,我在洛阳(今属河南)的白田岸边。
- 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登上高处观看秋天的景色,山光水色都显得格外壮丽。
- 《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用《骊驹》曲为金小岱送行。
- 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希望一路顺风平安回家。
- 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你们都要互相勉励,不要辜负了青春年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四联,前三联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末联写对友人的祝愿和勉励。首联起笔点出时令,“去年”与“今年”形成时间上的对比,突出离别之苦。中间两联则通过描写送别时的场面和心情,表现诗人送别好友的心情。尾联是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临别赠言。
第一联中,“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说明两人是在秋末认识的,而去年又恰好是秋末,因此可以推测,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这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推移。第二联中,“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啬”,说明两人在分别时已经忘记了世俗礼俗,彼此之间没有一点保留,慷慨地赠送礼物。最后一句“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表明他们一起游览山川名胜,但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离别的时候了。第三联中,“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说明两人将要分离,一方去往兖州,一方留在洛阳,相隔千里。“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意思是他们要登高临远,观赏那秋天的山水风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之情。
尾联中,“《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用《骊驹》曲为金小岱送行。“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希望一路顺风平安回家。“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你们都要互相勉励,不要辜负了青春年华。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美好祝愿。这首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