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才力雄如虎,到头却作痴儿语。
卖履分香空尔为,西陵岂复知歌舞。
漳南寻问铜雀台,舟人北指沙成堆。
飞桥连栋今何在,拍岸寒潮朝暮来。
【注释】
- 阿瞒:曹操的字。才力雄如虎,到头却作痴儿语:意思是说曹操有超人的才智,却做出一些愚蠢的行为。
2、卖履分香空尔为:意思是说曹操曾卖过鞋子分过香,这些行为并不能说明他有什么高尚的品格。
3、西陵:指建业(今南京)。岂复知歌舞:意思是说曹操已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和娱乐了。
4、漳南寻问铜雀台,舟人北指沙成堆:意思是说曹操在漳南寻找铜雀台,但看到的只是一堆沙土。
5、飞桥连栋今何在,拍岸寒潮朝暮来:意思是说曾经存在的飞桥已经不复存在,而每天早晚都会涌来拍打岸边的寒潮。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借咏曹操之典,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感慨与不满。全词以“铜雀台”为题,通过描绘铜雀台中的景物和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首句“阿瞒才力雄如虎”,用“阿瞒”指代曹操,赞扬他的才能出众,如猛虎一般。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到头却作痴儿语,卖履分香空尔为”却揭示了曹操的另一面。这里用“卖履分香”来比喻曹操的一些行为,虽然看似高雅,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这种评价虽然有些过于苛刻,但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看法。
中间三句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曹操的真实面目。“西陵岂复知歌舞”意味着曹操在西陵已经失去了对歌舞的兴趣,不再追求那些表面的享乐。“漳南寻问铜雀台”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漳南寻找铜雀台时的失望之情。这里的“沙成堆”不仅象征着铜雀台的消失,也暗示着曹操内心的空虚和无奈。
尾句“飞桥连栋今何在,拍岸寒潮朝暮来”则通过对飞桥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寒潮朝暮来”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无情。这两句诗将曹操的内心世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词具有更深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这首词通过对曹操的刻画和议论,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它不仅仅是对曹操个人的评价,更是一种对整个时代的反思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