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日复佳,乘兴出东郭。
漫舣桃源舟,曲折上高阁。
豁然俯苍茫,一叶任飘泊。
山城烟霭中,远峰翠欲落。
惊鼠窜古松,清言向修箨。
缅彼诗中仙,九原其可作。
返照挂丹枫,秋风入寥廓。
远公期再来,不言心已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和重要语句等来分析诗歌。

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意,最后结合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进行赏析。“水西烟雨亭”意思是水西的烟雨亭,“豁然俯苍茫,一叶任飘泊”的意思是放眼望去,只见苍茫一片,一只孤舟任意地漂泊;“山城烟霭中,远峰翠欲落”是说烟雾弥漫中的山城,远山的青翠欲滴;“惊鼠窜古松,清言向修箨”意思是在古松上惊动了老鼠,清雅的话向着修长的竹箨传去;“缅彼诗中仙,九原其可作”意思是怀念那诗中仙人,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返照挂丹枫,秋风入寥廓”意思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丹枫,秋风也吹进了辽阔的空间;“远公期再来,不言心已诺”意思是远方的朋友期待着再次相聚,而我已经不再说话了。

【答案】

译文:

雨后晴空万里,我兴致勃勃地出了东门。

随意停靠在桃源小舟边,曲折登上高耸的阁楼。

举目四顾茫茫大地,任由孤舟飘荡四方。

烟雾弥漫的山城中,远处山峰的青翠仿佛要坠落下来。

惊起的老鼠在古松间窜行,诗人清雅的话语传来。

怀念那诗中仙人,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太阳即将落下,余晖映照着丹枫叶;秋风也吹进辽阔的空间。

远方的朋友期待着再次相聚,而我已经不再说话了。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游历的心情写景叙事,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开阔宏大,笔力浑厚雄劲。首联描绘出一幅雨后天晴、江天碧波荡漾的壮美画面,为后文写山城烟霭、远峰翠色作铺垫。颔联两句互为表里。第一句写诗人乘兴出游,第二句写诗人泛舟游览的所见所感。“漫舣”即随意停船。“桃源舟”指小船。“纡”,曲貌。“高阁”,高处的建筑。这两句写泛舟游览所见,既写了舟行的曲折迂回,又写出登临高处所见景色的宏伟壮丽。颈联两句写诗人站在高楼上极目远望。“俯”,是俯视,是远眺的意思。诗人从高处俯瞰,只见眼前莽莽苍苍,天地之间,一叶孤舟任意飘泊。“豁然”、“俯苍茫”、“一叶”、“任飘泊”,都写出了诗人面对浩渺天宇时那种悠然自得、超逸洒脱的情怀。尾联两句写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心情。“山城”三句写诗人登楼远望所见之景。“烟霭”“远峰”“翠欲落”都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的,将烟霭、远峰拟人化,使它们仿佛有了情意,从而更充分地表现出它们的动人形象。“惊”字写出了诗人看到老鼠窜古松时的惊喜之情。“清言”一句,是说诗人看到修长竹箨,不禁发出感慨:“清雅的话”。尾联写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心情。“缅彼”两句是说诗人想到古代那些被贬谪到荒僻地方的诗人,他们常常在山野之中寄情山水,吟诗作赋,抒发忧愤,表现志向。“遥知”两句是说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向往的那些名山大川,现在虽然已经来到其中,但却只能远远地观望,不能像那些古代诗人一样在那里尽情地游览、吟咏。“九原”两句是说诗人想到自己已经去世多年,如果再有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自己就死而无憾了。这两句既是对那些有志于实现理想的人们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种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