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山亦秀拔,遥与赭山对。
两山束一水,江海为之汇。
是曰南大亹,众流贯乎内。
不知自何年,沧桑迭相代。
莽莽连平沙,扬尘应已再。
陆陵蔽桑麻,水道几茫昧。
我来一延览,早已得其概。
山径虽不深,绵延足塘埭。
浩浩日夕流,谁复患壅溃。
龙飞凤舞交,峰峰无向背。
溜乃趋中泓,四野都沾溉。
曩时庆安流,是处歌康乂。
何当挽天吴,包举凭坤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龛山》,它描绘了龛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变迁。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龛山亦秀拔,遥与赭山对。
    注解:龛山也很秀丽挺拔,与远处的赭山遥遥相对。
  2. 两山束一水,江海为之汇。
    注解:两座山夹着一条河,使长江、大海在这里汇聚。
  3. 是曰南大亹,众流贯乎内。
    注解:这里称为南大亹,众多的水流从这里流过。
  4. 不知自何年,沧桑迭相代。
    注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
  5. 莽莽连平沙,扬尘应已再。
    注解:茫茫一片平原沙地,尘土飞扬的景象可能已经再次出现。
  6. 陆陵蔽桑麻,水道几茫昧。
    注解:陆地上农田茂盛遮蔽住了道路,水路变得模糊不清。
  7. 我来一延览,早已得其概。
    注解:我来到这里一览全景,已经能够大致了解它的面貌。
  8. 山径虽不深,绵延足塘埭。
    注解:山路虽然不是很深,但却延伸到了塘岸。
  9. 浩浩日夕流,谁复患壅溃。
    注解:日夜不息的流水,又有什么值得担忧堵塞溃决呢?
  10. 龙飞凤舞交,峰峰无向背。
    注解:龙飞凤舞般交错在一起的山峰,没有哪一峰是朝东或者朝西的。
  11. 溜乃趋中泓,四野都沾溉。
    注解:水流朝着中央的河道汇聚,使得周围的土地得到滋润。
  12. 曩时庆安流,是处歌康乂。
    注解:过去的时候这条河流叫做庆安流,那里曾经是歌舞升平的美好时光。
  13. 何当挽天吴,包举凭坤载。
    注解:何时能够挽起天空中的云朵,依靠大地的力量来支撑这一切。
    这首诗描绘了龛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