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一笠一壶春,载入烟波醉白蘋。
溪底有天常钓月,舟中无地可容尘。
扣舷高唱云山响,倚棹安眠鱼鸟邻。
何事彼苍偏厚汝,慨然相放作闲人。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赠之作。张子正,作者友人,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其一
一蓑一笠一壶春 ,载入烟波醉白蘋。
注释:一蓑(suō)一笠(lì),指的是渔翁的装束;一壶(huó),指的是渔翁的酒壶。
译文:我身着一蓑一笠一壶春酒,驾着小舟驶向烟波之中。
其二
溪底有天常钓月,舟中无地容尘。
注释:溪底有天:形容水底倒映的天空如同天空一般;容尘:容得下尘埃。
译文:溪水中倒映着天上月亮的影子,小舟里却容不下半点尘埃。
其三
扣舷高唱云山响,倚棹安眠鱼鸟邻。
注释:扣舷高唱:敲打船舷高声歌唱;倚棹:依傍着船桨。
译文:击鼓高歌,仿佛山中的回音传来;倚靠着船桨,安然入睡,与鱼鸟为邻。
其四
何事彼苍偏厚汝,慨然相放作闲人。
注释:彼苍:指苍天;慨然:慷慨的样子;作闲人:过着闲逸的生活。
译文:为何苍天特别偏爱你呢?你慷慨地放弃仕途,过上了闲逸的生活。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赠之作。全诗通过对渔翁“一蓑一笠一壶春”的描绘,表达了对张子正的赞美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以一蓑一笠一壶春来写张子正的渔夫身份和生活状况。一蓑一笠,是渔夫们常用的装束;一壶春酒,则是渔夫们最喜爱的食物。这两句既写出了张子正的身份,又写出了他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用“载入烟波醉白蘋”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张子正驾着小舟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捕鱼的情景。他悠然自得地坐在小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水流而飘荡。他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诗人通过“溪底有天常钓月,舟中无地容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子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他坐在小船上,看着清澈的溪水中倒映着的明月,听着溪水的潺潺流淌声。他的小船就像是漂浮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与天地相连。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成了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
诗人以“扣舷高唱云山响,倚棹安眠鱼鸟邻。”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张子正的赞美之情。诗人用敲鼓的声音和歌声表达对张子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他与张子正相互依偎,安然入睡,与周围的鱼鸟为邻。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鱼儿一样亲近,就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之美。它不仅赞美了张子正的高尚品质和豁达胸怀,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