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游魂苦海边,可能拯拔出深渊。迢迢欲赴春闺梦,内渡何人问便船。
注释:
盂兰节,又称鬼节或鬼门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七月十五日。竹枝词,是一种古体诗,源于汉代的《巴人辞》。这首诗是作者在盂兰节期间所作。
多少游魂苦海边:许多亡魂都在海边苦苦挣扎。游魂,指死后的灵魂。
可能拯拔出深渊:也许可以拯救出那些深陷困境的灵魂。拯拔,拯救。
迢迢欲赴春闺梦:遥远的思念正想要到达你的闺房,进入你的梦想。迢迢,遥远。春闺,春天里的女子卧室,这里代指妻子或情人。
内渡何人问便船:回家的人会问你便行船。内渡,回家。便船,顺风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盂兰节的竹枝词,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亡魂的同情和对人间的深深思念。首句“多少游魂苦海边”,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亡魂们的悲惨生活。他们被困在海边,无法自拔,只能痛苦地挣扎。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亡魂们的苦难,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痛苦。
第二句“可能拯拔出深渊”,则是诗人对亡魂们的希望。他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方法,将他们从深渊中救出来。这既是对亡魂们的祝福,也是对人间的期待。
第三四句“迢迢欲赴春闺梦,内渡何人问便船”,则是诗人对亡魂们的深切同情和对人间的深深眷恋。他想象着亡魂们穿越千山万水,只为与亲人团聚的场景;他期待着回家的人们能够询问他们一路平安的消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亡魂们的同情,也展现了他对人间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通过对亡魂的描写和对人间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命运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它既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又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