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结晴霞,林旭遥相著。
荒桥阻车辙,谷转每前却。
中峰忽屹立,攒空利如削。
稍登乍眩旋,回睇更辉㸌。
岩留太古树,涧蓄长生药。
却穿阴磴苔,楼阁倚天豁。
木末辨觚棱,云端识赭垩。
欻临清净宇,万想皆摆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山经游》。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晨光结晴霞,林旭遥相著。
  • “晨光”指清晨的阳光。”结晴霞”形容阳光将云彩染成美丽的霞光。”林旭”可能是指树林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1. 荒桥阻车辙,谷转每前却。
  • “荒桥”意味着这座桥可能已经废弃不用。”车辙”暗示有车辆经过。”谷转每前却”描述山谷中的路弯来弯去,似乎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1. 中峰忽屹立,攒空利如削。
  • “中峰”指的是山中间的山峰。”忽屹立”表示这个山峰突然变得高耸直立。”攒空”形容山峰之高,好像从天空中拔地而起一样。”利如削”形容山峰的形状锋利如同刀削一般。
  1. 稍登乍眩旋,回睇更辉㸌。
  • “稍登”可能是指在高处稍微行走或登山。”乍眩旋”描述攀登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回睇”可能是回头望向某处。”辉㸌”形容远处的景物在云雾缭绕时显得更加明亮耀眼。
  1. 岩留太古树,涧蓄长生药。
  • “岩留”可能是指在山崖上生长着古老的树木。”涧蓄”可能是指山涧中积聚着某种可以延年益寿的神奇药物。
  1. 却穿阴磴苔,楼阁倚天豁。
  • “阴磴”指隐蔽的石阶。”穿阴磴苔”描述走过这些石阶。”楼阁倚天豁”描绘了楼阁仿佛倚靠着开阔的天空。
  1. 木末辨觚棱,云端识赭垩。
  • “木末”可能是指树枝的末端。”辨觚棱”形容通过观察树枝的形状可以辨别出建筑的角棱。”云端识赭垩”描述在云层之上可以辨认出红色和白色的颜料痕迹。
  1. 欻临清净宇,万想皆摆落。
  • “欻”是一种快速的样子。”临清净宇”表明作者忽然来到了一个非常安静、纯净的地方。”万想皆摆落”意味着所有的思绪都随之消散,心灵得到了净化。

关键词注释:

  • 晨光: 早晨的阳光;
  • 晴霞: 晴朗的云朵;
  • 林旭: 树林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
  • 荒桥: 荒废的桥梁;
  • 车辙: 车轮压过的痕迹;
  • 谷转: 山谷曲折;
  • 中峰: 中间的山峰;
  • 攒空: 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
  • 立: 直立;
  • 霁: 晴朗;
  • 巉: 陡峭;
  • 摴蒱石: 一种奇特的石头;
  • 巑岏: 山势雄伟;
  • 亅: 高大挺拔;
  • 砠: 崎岖不平;
  • 谽萚: 形容树多且杂乱;
  • 鬰郁: 形容树木茂盛;
  • 蓊蔚: 形容草木茂盛;
  • 清虚: 清新而空旷;
  • 澹然: 平静淡然;
  • 澄澈: 清澈透明;
  • 凝碧: 凝聚着碧绿的色彩;
  • 翠微: 青翠微薄;
  • 苍霭: 苍茫迷蒙;
  • 烟霏: 烟雾弥漫;
  • 紫蔼: 紫色的烟雾;
  • 缥缈: 轻淡飘渺;
  • 丹崖: 红色岩石;
  • 赭垩: 赭色和白色混合的泥土;
  • 楼阁: 古代楼台亭阁;
  • 敻: 高远;
  • 漝: 波纹状;
  • 窈窕: 深邃幽静;
  • 杳冥: 深奥莫测;
  • 窅然: 深远的样子。

赏析:

王维的这首《西山经游》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中通过对山川、林木、建筑等自然元素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的“中峰”、“叠嶂”等词汇,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无限向往。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宁静的世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王维的《西山经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