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嗣皇践阼,辛酉十月朔。贤圣作继七,乾坤辨御六。
联珠集星躔,合璧光辰旭。天与百神享,人归九族睦。
亶聪明作后,念终始典学。端拱抚华夷,辟门咨牧岳。
举善无遗贤,省刑不留狱。穷奇欻授首,朝廷一澄肃。
霜霆互震涤,日月新栉沐。文母佐十乱,家相咸二叔。
再光中兴业,一洗旧染俗。宽大诏频颁,忠厚基更筑。
洸洸继述美,翼翼夙夜勖。皇道弥正直,皇风益清淑。
忆昨庚申秋,国步初反覆。祸首晋郑依,王风变中谷。
朋家作挡恶,颠趾负优渥。太阿一倒持,傅翼擅威福。
清流务尽歼,宵小屡升擢。贵贱剧赵孟,彼苍易寒燠。
泽竭网日密,民劳土日蹙。岂徒冠楚猴,忽欲指秦鹿。
郊垒谁之耻,忍进《钧天乐》。致令歌《板荡》,不得同忧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维嗣皇践阼,辛酉十月朔。贤圣作继七,乾坤辨御六。
联珠集星躔,合璧光辰旭。天与百神享,人归九族睦。
亶聪明作后,念终始典学。端拱抚华夷,辟门咨牧岳。
举善无遗贤,省刑不留狱。穷奇欻授首,朝廷一澄肃。
霜霆互震涤,日月新栉沐。文母佐十乱,家相咸二叔。
再光中兴业,一洗旧染俗。宽大诏频颁,忠厚基更筑。
洸洸继述美,翼翼夙夜勖。皇道弥正直,皇风益清淑。
忆昨庚申秋,国步初反覆。祸首晋郑依,王风变中谷。
朋家作挡恶,颠趾负优渥。太阿一倒持,傅翼擅威福。
清流务尽歼,宵小屡升擢。贵贱剧赵孟,彼苍易寒燠。
泽竭网日密,民劳土日蹙。岂徒冠楚猴,忽欲指秦鹿。
郊垒谁之耻,忍进《钧天乐》。致令歌《板荡》,不得同忧辱。
译文
- 继承皇位开始于辛酉年的十月初一。贤明的皇帝延续着七代君王的治理。天地之间,辨别出不同的统治方式。
- 像珍珠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星星,聚集在天空中;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早晨和夜晚。上天赋予了神灵享受,人民归于和睦团结。
- 皇帝具有智慧,继承了祖先的事业,始终遵循学习的原则。端正坐姿,安抚华夏和四方的民族,向山岳咨询治理的方法。
- 选拔贤能的人没有遗漏,减少刑罚而不使囚犯滞留监狱。消灭了邪恶势力,朝廷一片清明。
- 霜冻和雷霆互相激荡,洗涤污垢,让太阳和月亮重新闪耀光芒。文母辅佐国家渡过了混乱时期,家族中出现了两个有德行的叔叔。
- 再次振兴国家的繁荣事业,一扫陈旧的习俗。频繁发布宽大的诏书,建立忠诚厚道的基础。
- 勇敢地继承先祖的美业,恭敬谨慎地工作每一天。皇道越来越正直,皇风更加清新和善良。
- 回忆去年的庚申年秋天,国家的道路刚开始走向混乱和逆转。祸害的根源在于晋国和郑国,王道变得昏暗,中谷地区也发生了灾难。
- 那些依附权贵的人,因贪婪而失去了本该有的恩惠。太阿倒置,导致邪恶势力横行无忌。清除奸佞的官员,让小人不断上升。贵族和平民都遭受了赵孟的欺凌,上天改变了气候的寒冷和炎热。
- 国家的财富消耗殆尽,网络日益密集。百姓疲惫不堪,土地日益狭小。难道仅仅要像猴子一样戴上皇冠吗?突然希望像兔子一样逃跑。
- 在郊野上修筑堡垒是一种耻辱,我忍受不了《钧天乐》这样的乐曲。导致人民歌唱《板荡》,无法与他们共同承受耻辱和不幸。
关键词释义
- 嗣皇践阼: 继承皇位。
- 辛酉十月朔: 辛酉年十月初一。
- 贤圣作继: 贤明的君王继续其治理。
- 天与百神: 上天赋予神灵享受。
- 人归九族: 人民归于和睦团结。
- 亶聪明: 具备明智的智慧。
- 文母: 文化的母亲,比喻贤德的女性。
- 赵孟: 赵氏家族中的一位成员,这里用来象征权贵或腐败。
赏析
这是一篇描述皇帝登基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天文现象的描述,展现了皇帝即位之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诗中通过对比新旧时代的不同,表达了对皇帝治国理念和行为的期待和批评。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国家从混乱到秩序、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过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局势,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