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履行徐徐,秋老一望白。
到门槐柳合,入门踏牛迹。
罗坐斗室中,瓜蔓上屋脊。
田夫礼貌恭,欲言笑哑哑。
今年幸薄收,所余一斛麦。
贫家无酿法,苦酒如黄檗。
稚子挈壶出,短几不盈尺。
可以采园蔬,枣熟亦堪摘。
是时山雨过,微风入篱隙。
向夕石路滑,归家借袯襫。
【注释】
曳履行徐徐:拖曳脚步缓慢前行。
到门槐柳合:走到门前,槐树和柳树下。
罗坐斗室中:在简陋的斗室中坐着。
瓜蔓上屋脊:瓜果藤蔓爬到屋檐上。
田夫礼貌恭:农夫很有礼貌。
欲言笑哑哑:想说话却说不出声音。
今年幸薄收:今年幸好有薄收成。
所余一斛麦:还剩下一斛麦子。
苦酒如黄檗:苦酒味道像黄檗。
稚子挈壶出:小孩子提着酒壶出来。
短几不盈尺:矮小的桌子不足一尺高。
可以采园蔬:可以用园中的菜来采摘。
枣熟亦堪摘:枣子成熟也可以用来采摘。
是时山雨过,微风入篱隙:这时山上下雨了,微风吹拂着篱笆。
向夕石路滑,归家借袯襫:傍晚石头路面滑,回家要借蓑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写农人秋日赴饮的情景和农家生活的艰辛,语言平实自然,朴素无华,清新隽永。全诗四句二十字左右,节奏感强,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曳履行徐徐”,点明时间是秋天,地点是田家,动作是行步慢。一个“徐徐”字,写出步履的悠闲自在,为后文的描写作了铺垫。第二句“秋老一望白”,则描绘出一片苍茫、辽阔的田野景色。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诗人写到:“到门槐柳合”,“入门踏牛迹”。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来到田家时所见的一幕:门前槐树与柳树的枝叶交织在一起,门前有一条被耕牛踩出的小路;诗人走进屋内,发现屋内的陈设十分简朴,只有矮小的桌椅等物,而且上面还爬满了青苔和蜘蛛网,令人感到一种荒凉冷落的感觉。
第三句“罗坐斗室中”,进一步描绘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安顿下来的情景。“罗”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室内陈设简陋的情况,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张破旧的席子,上面铺着一块粗糙的布,旁边放有一个粗陶瓦器。诗人坐在这个斗室里,心情显得十分沉重。
第四句“瓜蔓上屋脊”,则通过诗人的视角写出了一幅农家的生活图景。“瓜蔓”指那些攀缘在屋檐上的瓜果藤蔓,而“上屋脊”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屋檐上瓜蔓的生长情况。这一句虽然只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但其中却蕴含着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五句则是写农民们的言行举止。他们非常有礼貌,见到客人来了,都主动招呼问候;当客人想要说话时,又因为喉咙发干而发不出声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淳朴善良的品质。
最后三句则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他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收获,可是由于天气不好,收成并不好;而剩下的这点收获又被雨水淋湿了,所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此外,他还担心晚上回家时路上会滑倒,所以需要借用邻居家的蓑衣来防寒保暖。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朴素无华,却又不失其韵味悠长,读起来给人一种清新隽永的感觉。诗人善于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描绘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田园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农民们淳朴善良的心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