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困南辕许乞休,编芦架屋小于舟。
连朝细雨檐头注,搅得春愁万斛流。
久困南辕许乞休,编芦架屋小于舟。
连朝细雨檐头注,搅得春愁万斛流。
注释:在常阴沙的寓所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同南辕北辙一样无法前进,只能请求辞职。我搭建了一间简陋的竹房,其面积甚至不如一只小船。连续几日的春雨绵绵,雨点敲打在屋檐上,让我的心情如同滚滚的江水一般难以平静。
赏析:
首句“久困南辕许乞休”,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辛酸。”南辕北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完全与预期相反,这里比喻自己的处境就如同驾车向南却向北走,无法前进。”许乞休”即指辞去官职,表达了诗人因不能适应环境或工作而感到失望和痛苦。
次句“编芦架屋小于舟”,则是具体描绘了自己居住环境的艰苦。竹子是南方常见的材料,用来制作房屋,但在这里诗人却因为自己的住所过于狭小,连一艘小船都不如。这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窘迫,也透露出他对现状的不满。
第三句“连朝细雨檐头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春雨连绵不绝的景象。“细雨”给人以柔和、细腻的感觉,而“檐头注”则形容雨水像泉水般不断滴落,形象地展现了春雨带来的湿润和滋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潮湿和烦闷。
末句“搅得春愁万斛流”,将情感推向高潮。”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春雨来象征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如万斛之水倾泻而下,无法收拾。这种描述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连绵不断的雨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春愁”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