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
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
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
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
夜泊吴江
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
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
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
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
译文:
夜晚我停泊在吴江,船靠在水云之外,秋天的景色显得朦胧而清淡。
篷被雨水打湿了,篷杆折断了,江面上刮起了大风,大雁飞回。
渔人点亮了鱼浦上的灯火,芦花丛中隐约可见一位老者在钓鱼。
我的客居之志愁闷难以入眠,只好在江边聆听那吟唱的声音。
注释:
①棹(zhào):船桨。②廉纤:微细。③篷断雨:篷被风吹断了。④趠(píng):疾行。⑤鱼浦:即鱼浦驿,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西南。⑥芦花:指芦苇。⑦客居:寄居他乡的人。⑧吟虫:指蟋蟀。⑨罇(lí):酒樽。⑩“渔”二句:渔火点起,渔人在江上捕鱼。⑪“钓”二句:渔人用芦花作为诱饵,在江上垂钓。⑫客怀愁不寐:客居他乡的游子愁思难眠。⑬“江岸”二句:在江边聆听蟋蟀的鸣叫声。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江南水乡夜景的图画。首联“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写夜泊吴江时所见之景。诗人站在舟头,遥望天际,只觉得船儿似乎靠在那水天相接之处,周围是一片淡淡的雾气。这两句写出了船儿在夜空下静静地泊着,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景象。颔联“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进一步描写了夜晚的情景。篷被风吹断了,雨点从船上滴落下来,大雁在空中飞翔,带来了一阵风。这两句写出了船儿在夜晚的风雨中摇曳,以及大雁在天空中的飞翔,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动感的画面。颈联“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继续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诗人发现在远处有一个村庄,那里点燃了一盏灯,照亮了整个村庄。而在那些灯光之中,有一位老者正在垂钓。这两句描绘了村庄的灯火和那位在灯光下垂钓的老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氛围。尾联“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发现自己的客居之志愁闷得难以入眠,只能在江边聆听那些蟋蟀的吟唱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将这个美丽的夜晚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个宁静而又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