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彷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扬。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火莲行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彷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扬。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注释:
- 拟题曰守志:意为为火莲起一个名字叫做“守志”。
- 斐然成篇章:形容文字写得非常出色。
- 明镜压其上:比喻火莲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 双珠分两旁:形容火莲的形态像是两颗珍珠分布在两侧。
- 出至室东隅:意思是火莲出现在屋子的东边角落。
- 露地承天光:形容火莲在地面上承受着天空的阳光。
- 藉用旧芦席:意思是利用旧的芦席作为火莲的座位。
- 挥手谢家人:意思是向家人挥手道别,表示告别的意思。
- 屏气静俟之:意思是屏住呼吸等待火莲的出现。
- 自顶下及踵:形容火莲的长度很长,从头一直延伸到脚部。
- 红云映宝妆:形容火莲的颜色如同红色的云彩一样美丽。
- 体如玉玲珑:形容火莲的质地如同美玉一样光滑细腻。
- 小院满氤氲:形容小院里充满了烟雾。
- 烟焰殊馥芳:形容烟雾和火焰散发出的香气很浓郁。
- 衣服既净尽:形容火莲的衣服已经被完全烧毁了。
- 芦席乃不伤:意思是使用芦席做座垫不会被烧坏。
- 相界若莲花:形容火莲的形状和莲花相似。
- 又若触琳琅:形容火莲的颜色和宝石一样绚丽多彩。
- 观者千万众:形容有很多人在观看火莲。
- 稠叠成堵墙:形容人群围得密密麻麻,就像一道堵墙一样。
- 太守从南来:意思是太守从南方来了。
- 五马立彷徨:形容太守骑着五匹马站在那里犹豫不决的样子。
- 卫司马:指的是卫将军,这里可能是对太守的尊称。
- 低头各叹息:意思是众人都在低着头叹息。
- 匍匐救其丧:形容众人都在跪在地上,试图救助火莲。
- 火莲席下土:形容火莲的座垫下面的土壤被火烧掉了。
- 土到病即愈:意思是土如果能够治愈疾病就好了。
- 此窟如池塘:形容火莲的座垫形状像池塘一样。
- 乃翁韩绅氏:指韩家的人,这里可能是说韩家收藏有火莲的遗骸。
- 双柩遂齐发:意思是两具棺材一起被运走了。
- 合葬城东冈:意思是将韩家的人埋在城东的山坡上。
- 神宗戊子岁:指的是神宗熙宁十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
- 间从好事者:意思是偶尔会跟随着一些喜欢研究的人。
- 邺架理缥缃:邺架是古代书籍的存放方式,理缥缃是指整理藏书。
- 得其手书读:意思是得到了韩绅的手写信并阅读了它。
- 非偈亦非诗:意思是这不是诗歌也不是偈语,而是一段详细的叙述。
- 大抵谓吾心:意思是大致的意思是说我的心境。
- 出入本何常:意思是我的心境如何变化并不规律。
- 一获即须锁:意味着一旦有所收获就必须加以约束。
- 不可使之扬:意思是不可以让人过于放纵自己。
- 幸无儿女累:意思是幸好没有子女的拖累。
- 年已三十强:意思是已经三十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充满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