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贞
火莲行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彷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火莲行》。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 注释: 1. 信为万行母:信,这里可能是指某种信仰或理念。万行母,可能指的是这种信仰或理念的母亲,即它的源头或基础。 2. 聊用挽颓纲:聊,稍微的意思;挽,拉;颓,败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题干中“先输出诗句,后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等要求确定答案,最后对答案进行简要的赏析。题干中的“先输出诗句
这首诗名为《火莲行》,作者是一位节妇,她的名字叫做阿桂,她的丈夫名叫韩承业。她的父亲名叫会礼,她小时候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她出嫁后,成为了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她的丈夫韩承业也对她十分体贴。他们的生活十分和谐,如同一对夫妻一般。 阿桂擅长刺绣,她的手艺非常出色。她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针线将她的心事绣成花鸟虫鱼的模样,以寄寓自己的哀思。她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是她的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
顾亭林从大同来暂过东昌注释:顾亭林,即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他因反对清朝统治者的暴政而隐居在山西代县的山中,后来来到山东东昌(今山东聊城)。 一夕三年别,疏镫话旧游。 注释:在夜晚分别,用灯光下的对话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长征还带剑,远望欲登楼。 注释:继续踏上征途,随身携带着剑,遥想登高远望。 月落青山夜,云回紫塞秋。 注释:月亮从青山落下,夜色苍茫,云彩环绕着紫塞山
顾亭林从大同来暂过东昌顾亭林:顾炎武,字宁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 从大同来:从大同来暂时经过此地。 吾道看如此,天涯去住难:我的道路和主张就像现在这么看,但天涯远行,难以决断。 班荆留款坐,剪韭劝加餐:在草席上摆好酒食,请他坐下来一起吃饭喝酒。 暮雨吟蛩切,秋风落雁寒:傍晚时分,细雨纷乱,蟋蟀的鸣叫更加凄切,秋风吹过,大雁南飞,显得凄凉。 仲连台畔路,明日又漫漫:仲连台,即孟尝君的门客田文所筑
【注释】 蹇驴:老驴。 秋尽:指秋天快要结束了。 颛臾:地名,在今山东省滕县南。 旧村:故乡的村子。 樵径:打柴人的小路。 寒山:指东蒙别业中的山。 万木一柴门:形容山中林木茂密,只有一扇柴门,十分清幽。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天宝十载),是送舍弟回东蒙别业时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舍弟回乡,从“东下”二字可知。颔联承上启下,写归途中所见景色。颈联进一步描写所过之景
陵州有节妇,阿桂身姓王。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蹇驴秋尽度荒原,东下颛臾有旧村。 流水斜通樵径远,寒山万木一柴门。
一夕三年别,疏镫话旧游。 长征还带剑,远望欲登楼。 月落青山夜,云回紫塞秋。 故乡何处是,此地即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