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连三月,因公始举杯。
诗严金谷罚,客半圣湖来。
六典蒐方乘,千秋话劫灰。
明镫罗树杪,疑泛汉槎回。

【注释】

止酒:停止饮酒。连三月:连续三个月。因公:为公事。起:兴起、产生。诗严金谷罚,客半圣湖来:指晋代王右军和谢尚的诗酒之会(王右军在金谷园与谢尚作诗喝酒)及宋时范成大与赵汝愚、陆游在西湖饮酒赋诗。六典:古代对天地四方、山川草木的官名。蒐方乘:指狩猎。千秋话劫灰:谓谈论世事如谈论千年前所发生过的战争一般。明镫:指明亮的灯笼或火把。罗树杪:指悬挂在树上。疑泛汉槎回:疑是汉代的木筏从太空中归来。【赏析】

此词为作者与友人在杭州西湖边宴饮时即景之作,抒发了诗人在西湖美景之中,与朋友畅叙友情,饮酒赋诗,纵情山水之间的豪放情怀。

上阕写席间欢歌。首句写止酒,止酒是说饮酒之事,而止酒连三月,则是说止酒已三个月了。因公:指为公事。举杯:即开怀畅饮。二句言王右军与谢尚的诗酒之会,宋时范成大与赵汝愚、陆游在西湖饮酒赋诗。三句言六典:古称天文、地志、州国、草木等皆为六典。四句言六典所载的四方、九州、八方、草木,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五句言《诗经》中曾提到“周幽王伐殷灭商,西周东迁,天下大乱”之事。六句言汉末董卓焚烧洛阳城,大火三日不息,故有“火烧洛阳城”之说。七句言“火烧洛阳城”,其状如劫后余烬。八句言明镫:指明亮的灯笼或火把,罗树杪:指悬挂在树上。“疑泛汉槎回”,疑是汉代的木筏从太空中归来。

下阕写席间咏史。九句言止酒止至如今已有三个月了,这期间,因为公务而开始饮酒了。十句言因公而起酒杯盈溢,是因为有宾客从京城来到。十一句言诗家严律:即严格要求诗家的作品。金谷罚:指王右军与谢尚的诗酒之会。十二句言客人大半是从京城来的。圣湖:指西湖。十三句言六典搜方乘:即搜索四方、九州、八方、草木。千秋话劫灰:谓谈论世事如谈论千年前所发生过的战争一般。十四句言明月悬于树梢之上,如同天边的灯笼或火把;而那些被焚毁的残砖断瓦却仿佛是来自遥远的汉代,从太空中回到了人间。

全篇以饮酒赋诗为中心主题,描绘了西湖之美,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与友人一起吟诗赋诗的愉快心情。其中“止酒连三月”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写出了因事而止酒的原因。“因公始举杯”,则表明了饮酒的目的,是为酬酢而设。“诗严金谷罚,客半圣湖来”,则进一步说明了饮酒赋诗的具体场景和原因。“六典”两句,用典丰富,意味深长。“明镫”两句写月夜景色,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名家点评

清·陈廷焯《云韶集》:结语尤见才思横逸,不减《水调》。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美成词多就景寓情,或述一时之事,而意多托讽。其忠厚处,革命诗人杜甫、陆游 不能过也;然亦往往以议论入诗。其所作之词丽而不妖,温而不懦,己试论之矣。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沈约、刘禹锡、杜牧辈俱以豪放见称,惟韦应物最得冲淡之致。其《初秋寄李苏州》云:“陶公柳编体,苏李菊潭神。”又《寄李儋元锡》云:“陶令辞通庄里侯,苏门答拜洛桥头。数篇新出秦人喜,早到秋深白露寒。”盖其风韵高简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