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洞庭晚,萧萧满地秋。
冷云横古寺,寒月逼江楼。
菊瘦还簪帽,鲈肥恰上钩。
平沙飞雁下,莫作稻粱谋。
诗句:
- 木落洞庭晚,萧萧满地秋。
- 冷云横古寺,寒月逼江楼。
- 菊瘦还簪帽,鲈肥恰上钩。
- 平沙飞雁下,莫作稻粱谋。
注释:
- 木落洞庭晚:“木落”指的是树叶落下,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在秋季的推移。“洞庭”是中国的一个著名湖泊,位于湖南省,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秋天时洞庭湖的景象通常与落叶、寒水和宁静相联系。
- 萧萧满地秋:“萧萧”描述了风声,常用来形容落叶或秋风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满地秋”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从春天到秋天,自然界的变化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
- 冷云横古寺:“冷云”可能暗示着天气的寒冷或某种清冷的氛围。“古寺”则是中国历史中常见的宗教建筑,常常与寂静、古老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景象,也透露出对历史的沉思。
- 寒月逼江楼:“寒月”指月亮在寒冷天气下的光线,给人以清冷之感。“江楼”指的是长江边的高楼或塔楼,常被用作观察江景和夜景的位置。这里的描写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菊瘦还簪帽:“菊瘦”形容菊花因为天气变冷而显得凋零,这是秋天的一种常见景象。“簪帽”通常是指古代男子将头发束成发冠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自然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鲈肥恰上钩:“鲈肥”指的是鲈鱼肥美,是秋天常见的食物。“恰上钩”则是一种捕鱼的手法,意味着正好抓住了时机。这里的描写既有生动的画面感,也有生活的情趣。
- 平沙飞雁下:“平沙”可能指的是平坦的沙地或沙滩。“飞雁”指的是空中飞翔的大雁,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这里通过动静结合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秋日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莫作稻粱谋:“稻粱”是古代对粮食的一种称呼,常用来比喻生活的基础。“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计划或追求。这句话可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只专注于物质的生活享受,而是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生动的景象描绘,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