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月秋霖不肯晴,中宵屡起看云情。
披升田甲容迟丈,输运仓储耐缓徵。
溪涨泥深肩负苦,雷奔电掣鬼神惊。
剧怜一片光明影,却在亭云暗里行。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中秋,时作者为建昌军判官。

诗中“匝月秋霖不肯晴”句,写九月十五夜的天气。首句点明了节令和天气,“匝月”指一个月之久;“秋霖”指秋季连绵细雨;“不肯晴”表明雨势很大。接着二句写诗人在雨夜中起床看云,以表现对秋雨连绵不断的强烈感受。

“披升田甲容迟丈”,写诗人起身看云。这里“披升”是说披衣而起,“升田甲”是形容云层厚密,像田亩上空的云朵。“容迟丈”即形容云层很高。这句诗写秋雨连绵不断,云层高厚,以致诗人披衣而起,仰望良久。“输运仓储耐缓征”,写秋雨连月不解,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官府对此的态度。这里的“输运”、“仓储”、“缓征”都是实指,说明秋雨连月不解,导致运输不畅、仓库积滞,官府也只好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两句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对人民苦难的态度。

“溪涨泥深肩负苦”,写秋雨连月不止,导致溪水上涨,泥泞难行,使百姓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行走在田间道路上。这一句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来突出秋雨连绵不断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困难。

“雷奔电掣鬼神惊”,写秋雨如雷似电,使人们感到惊恐不安。这里的“雷奔电掣”形容雷电交加,声势浩大;“鬼神惊”则是说雷电使人们感到恐怖而惊惧。这句诗通过对雷电现象的描绘来表现秋雨的猛烈程度。

“剧怜一片光明影”,写虽然秋雨连绵不断,但月光依然明亮,照见大地上的一片光明。这里的“剧怜”是说可怜、可叹的意思;“光明影”则是指月光下的明亮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月明亮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却在亭云暗里行”,写虽然秋雨连绵不断,但乌云已经散去,月亮逐渐显露出来。这里的“亭云”指亭子上空的云雾;“暗里”则是指云后露出的月亮。这句诗通过描写月亮从云雾中显现出来的过程来表现秋雨即将停歇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连绵不断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雨中劳作的情况来表现秋雨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同时,通过对秋月明亮、乌云散去等自然现象的描绘来展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