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晤方三拜,骚坛契盛名。
墨痕分竹劲,诗味耐茶清。
嗟我倦行役,中途求友生。
萍踪猝相遇,不负此邮程。

让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诗句解读
  • 开头两句:“夙晤方三拜,骚坛契盛名。”
    “夙晤”意味着早先已经相遇,表达了诗人与明府久别重逢的喜悦。“方三拜”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三次跪拜表示敬意。“骚坛契盛名”则是说在文学的领域里,你有着崇高的名声。
  • 接下来的句子:“墨痕分竹劲,诗味耐茶清。”
    “墨痕分竹劲”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的力透纸背,如同竹子一般坚韧有力。“诗味耐茶清”则是指诗歌的韵味悠长,如茶一样清澈。
  • 接下来的几句:“嗟我倦行役,中途求友生。萍踪猝相遇,不负此邮程。”
    诗人自谦自己曾经厌倦了官场的奔波,但在旅途中遇到了朋友,这种偶然的邂逅让诗人感到欣慰。“萍踪”指的是像浮萍一样的无根之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四处漂泊的状态。“猝相遇”形容这次相遇来得突然且令人惊喜。
  1. 译文
    喜见肥乡查梅史
    早先已见面,三次跪拜表达敬意。
    书墨有力量,笔锋如竹节般刚直。
    诗意深如茶香,持久不散。

  2. 关键词注释

  • “夙晤”:早先已经见面。
  • “方三拜”:三次跪拜,是一种表示尊敬和诚意的礼节。
  • “骚坛”:文学的领域。
  • “墨痕”:书法艺术中的笔迹。
  • “竹劲”:竹子的韧性。
  • “诗味”:诗歌的韵味。
  • “茶清”:茶水的清澈透明。
  • “嗟我”:自称自谦语。
  • “倦行役”:厌倦了官场的奔忙。
  • “中途”:旅途中。
  • “求友生”:寻求朋友。
  • “萍踪”:比喻像浮萍一样的无根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四处飘荡不定的生活状态。
  • “猝相遇”:意外地相遇。
  1. 赏析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乐观。首句“夙晤方三拜”,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友人的敬重,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次句“骚坛契盛名”,则表明了诗人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接着“墨痕分竹劲”,通过书法艺术的形象描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最后两句“诗味耐茶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