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辟年来少鹿场,焚林设阱两堪伤。
擒生剪耳如黄犊,相逐平原互斗强。
【注释】
地辟:开垦土地。
场:通“塘”,水池。
焚林:焚烧森林。
设阱:设置陷阱。
黄犊:小牛,喻指幼兽。
相逐:互相追逐。
平原:原野。
互斗强:相互争斗,互不退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猎杀幼兽的恶行所发出的愤慨之鸣。诗的前两句写开荒辟地,后两句则揭露了猎人捕捉幼兽、互相追逐残杀的残酷行为。全诗采用比兴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残酷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径的愤怒之情。
首句“地辟年来少鹿场”的意思是说,由于人们开垦土地而减少了鹿群的栖息之地。这里的“鹿场”是指古代狩猎时用网捕鹿的地方,这里指打猎的人多,野兽就少了。
次句“焚林设阱两堪伤”,意思是说,因为人们烧掉树木,设置了陷阱,使得野兽无处躲藏,所以受到了伤害。这里的“堪伤”是值得伤心的意思,表示对这种行为的愤慨和同情。
第三句“擒生剪耳如黄犊,相逐平原互斗强”,意思是说,捕捉幼兽时将它们耳朵割去,然后放回原地,让它们在平原上互相争斗。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猎杀的行为对动物造成的伤害是多么严重。
尾句“相逐平原互斗强”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猎杀幼兽行为的强烈谴责。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通过描绘猎杀幼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愤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动物的残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