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雪先开六出花,也将冷艳傲铅华。
绿裳半裹长腰软,白玉浓堆一鬓斜。
应许聘梅招隐士,可能嫁杏问婚家。
不嫌清寂偏依我,吟晚陪君试拜茶。

【注释】

六出花:即雪花六瓣,指雪花。

铅华:古代女子用以涂在脸上的化妆品。

绿裳:指未开时的花蕾。长腰软:形容花朵娇美柔嫩。

白玉浓堆一鬓斜:形容花蕊如白玉般明亮,堆积在鬓边,显得十分美丽。

聘梅招隐士:用梅花来比喻隐居的士人。

嫁杏问婚家:用杏花来比喻婚姻之事。

清寂偏依我:形容自己喜欢安静而独自欣赏花朵之美。

吟晚陪君试拜茶:晚上吟诗陪伴君品茶。

【赏析】

这是一首写雪中之花的小词。词的上片描绘了雪中花开之景,下片则以花喻人,借赞美雪中的花儿,抒发了对隐居士人的向往之情。全词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咏雪中花的词作,上片描写了雪花六瓣、冷艳傲雪、绿裙半裹、娇嫩柔美的雪中花儿。下片以花喻人,赞雪中之花为“聘梅招隐士”,可与梅比肩;又言“嫁杏问夫婿”,可与杏花媲美。最后以“不嫌清寂偏依我”、“吟晚陪君试拜茶”收束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清静、淡泊、独立品格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词的起句“未雪先开六出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体——雪中之花。“六出”即雪花,这里用来比喻雪花的形态。接着,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雪花的美丽:“也将冷艳傲铅华”。这里的“冷艳”和“铅华”都是形容雪花的颜色和质地,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冬天的到来,为下文雪中之花的描绘做好了铺垫。

接下去,词人通过描绘雪中之花的姿态和颜色,进一步展现了其美丽的形象。其中“绿裳半裹长腰软”一句,将雪中之花比喻为未开时的绿色花蕾,用“绿裳”来形容其绿色的花瓣,用“长腰软”来形容其娇嫩的身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雪花的形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中。

词人继续描绘雪中之花的美丽之处:“白玉浓堆一鬓斜”。这里,“白玉”一词既形容了雪中的花朵晶莹剔透,如同白玉一般洁白无瑕,又暗含了雪花的质地细腻柔软;“浓堆”一词则形容了雪花的密集程度,给人一种厚重而丰满的感觉。而“一鬓斜”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喻为女子的鬓发,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的倾斜姿态,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

词的下片则以花喻人,借赞美雪中之花来抒发了对隐居士人的向往之情。首先,词人写道:“应许聘梅招隐士”。这句的意思是说,雪中之花就像梅花一样,能够吸引那些寻找隐逸之地的士人前来欣赏。这里的“聘梅”一词既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又暗示了其与隐居士人之间的契合之处。接着,词人又写道:“可能嫁杏问婚家”。这句的意思是说,雪中之花就像杏花一样,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婚姻家庭的关注。这里的“嫁杏”一词既体现了杏花的美丽动人,又暗示了其与婚姻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两句则是全词的总结与升华。词人说:“不嫌清寂偏依我,吟晚陪君试拜茶。”这里的“清寂”二字既表现了雪中之花的宁静与淡泊,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吟晚陪君试拜茶”则巧妙地将词人的吟诗活动与品茶行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词人的闲适与自在,又表达了他与友人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情趣。整首词通过描绘雪中之花的美丽形象,借花喻人,表达了对隐居之士的向往之情和对清寂生活的赞美与追求。

这首小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词句,成功地塑造了一幅雪中花开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清寂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