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双流合,登临眼界开。
烟波横极浦,云树拥层台。
一笛仙人渺,千帆估客来。
芳洲鹦鹉近,作赋愧无才。
登晴川阁
江汉双流合,登临眼界开。
烟波横极浦,云树拥层台。
一笛仙人渺,千帆估客来。
芳洲鹦鹉近,作赋愧无才。
注释:
登晴川阁:登上晴川阁。
江汉双流合:江水和汉水两条河流在此处汇合。江汉,指长江和汉江。
登临眼界开:站在高处看远方的景色开阔了眼界。
烟波横极浦:烟雾弥漫,波涛汹涌,仿佛横渡到了极远的湖边。
云树拥层台:云雾缭绕中树木簇拥着层层叠叠的山台。
一笛仙人渺:一只笛子的声音飘渺如仙人所吹。
千帆估客来:成千上万的船只,都是商人或旅行者。
芳洲鹦鹉近:美丽的洲岛上有鹦鹉栖息。
作赋愧无才:写不出像样的诗歌而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晴川阁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解析:
第一句:“江汉双流合,登临眼界开。”这两句诗描述了江汉两河在此汇合的景象,以及站在高处俯瞰时视野变得开阔。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展开。
第二句:“烟波横极浦,云树拥层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晴川阁四周的自然景色。烟波浩渺,似乎横渡到了湖边;云雾缭绕中树木簇拥着层层叠叠的山台。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第三句:“一笛仙人渺,千帆估客来。”这两句诗以笛声和帆船为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诗人仿佛听到了仙人吹奏的长笛声,看到了千帆竞发的繁忙景象。这些意象都增添了诗中的浪漫氛围。
最后一句:“芳洲鹦鹉近,作赋愧无才。”这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美丽的洲岛上,鹦鹉栖息其中,但诗人却觉得自己无法写出与之相媲美的诗句而感到惭愧。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谦虚和自谦。
这首诗通过对晴川阁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文人骚客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