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
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
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
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
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
人家嵌石壁,如蛎未可数。
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
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要求分析判断。本题要求学生赏析“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一句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并从诗中找出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答案】

译文:湍急的江水日夜奔流不息,发出的声音就像万张弩弓齐发。逼仄的山路使人惊骇入峡,道路坎坷艰难险阻。茂密的树林遮蔽着一片黑黝黝的土地,无法分辨太阳与月亮的位置。高高的山崖上坐着一群猿猴,垂臂引颈地招呼行人说话。稍后走出山谷向灵山进发,初升的太阳被薄雾遮掩住半边脸面。人家住在石壁上,像蛎一样多,数也数不清。顺着山塘种木绵,插入荆棘防猛虎。听到远处传来异族的歌,谁知我心中多么苦闷。

注释:

①“羚羊峡”即羚羊峡,指四川岷江上的羚羊峡口。

②“江流日奔腾”,意思是“江水在不停地奔流”。

③“声过如万弩”,意思是“江水奔腾的声音好像有一万张弩弦同时张开”。④“偪仄”,指狭窄。⑤“程途此艰阻”,意思是“山路崎岖曲折”。⑥“林篁”是竹林的意思,“交蔽”指相互遮挡。⑦“子午”指正午太阳的方位。⑧“高崖坐群猿”,意思是“坐在高山崖边的猴子”。⑨“垂臂引客语”,意思是“伸手招呼客人交谈”。⑩“稍”,稍微。⑪“向”,朝着。⑫“微阳”,指微弱的阳光。⑬“人家嵌石壁”,意思是“人家住在岩石中间”。⑭“如蛎未可数”,“如蛎”是说多得像蚝一样。⑮“沿塘”,沿着山间沟渠。⑯“木绵”,即木棉树,这里泛指树木。⑰“插棘防猛虎”,意思是指用刺竹来驱赶猛兽。⑱“蛮歌”,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⑲“谁知我心苦”,意思是“谁知道我心中的痛苦”。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在四川作官时所作。诗人以雄浑的气势、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羚羊峡一带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