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东郭门,暮出东郭门,碧阴一带榆柳村。迤逦数武便萧寺,中有故人安经笥。
故人耽静辟客来,剥啄时时乘兴至。馆人怪我何匆匆,我非看竹与问松。
三日不见病抑郁,雄谈万古开心胸。扣角歌者杂行贾,炊扊扅时困五羖。
若非任好小白贤,那拭珠光出尘土。谁家儿子狐白裘,烹鲭擗麟同五侯。
玉鞭银络倚微醉,飘飖意气横千秋。吁嗟天道不可测,道之丰者数偏啬。
失意八九事寻常,为君屈指一不得。似我濩落尤相怜,置酒当歌聊自便。
摴蒱狎猎并得志,牖下矻矻徒穷年。君不见树梢斜日陇头月,亭午不常圆又缺。
天公何意判晦明,循环至理何烦说。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朝出东郭门,暮出东郭门,碧阴一带榆柳村。 - 这是描述诗人每天早晨从东门外出发,晚上又从东门外回来,经过的是一个布满了榆树和柳树的大村庄。”碧阴”指的是绿色的阴凉,”榆柳村”则形容了这个村庄的环境。
  2. 迤逦数武便萧寺,中有故人安经笥。 - 继续前行,诗人来到了一个叫做萧寺的地方,那里有他的老朋友正在整理他的书箱(经笥)准备去寺庙。”迤逦”是形容道路弯曲曲折的样子,”萧寺”是指一个安静的佛教寺院。
  3. 故人耽静辟客来,剥啄时时乘兴至。 - 这位老朋友喜欢安静,所以他经常在门前敲击,好像有客人来访。”剥啄”是一种敲门的声音,”乘兴至”则是指朋友的到来总是带着愉悦的心情。
  4. 馆人怪我何匆匆,我非看竹与问松。 - 当馆人奇怪诗人为什么走得这么急时,诗人回答说他并不是去看竹子或者问松树的。这里的”馆人”是指接待客人的人,”匆匆”表示匆忙的样子,”看竹与问松”则是对竹林和松树的一种赞美,因为竹子和松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
  5. 三日不见病抑郁,雄谈万古开心胸。 - 诗人说如果三天没有见到老朋友,他就会感到忧郁;而当老朋友来了之后,他就会变得非常高兴,因为老朋友的话题总能让他感到心情舒畅。
  6. 扣角歌者杂行贾,炊扊扅时困五羖。 - 这里有一段描写,诗人描述了一位敲着勺子唱歌的人(可能是乐师)和一个卖羊肉的人。”炊扊扅”是一种烹饪工具,这里用来描述做饭的场景。”五羖”是指一种贵重的羊肉。
  7. 若非任好小白贤,那拭珠光出尘土。 - 如果不是为了欣赏小白贤(可能是指一个人或物品)的美丽,那么它就像一颗珍珠一样会从尘土中显现出来。”任好”是指非常喜欢或赞赏某物,”小白贤”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
  8. 谁家儿子狐白裘,烹鯖擗麟同五侯。 - 这里描述了一位家庭富裕的儿子穿着一件狐狸皮的衣服,这在古代是非常奢侈的。同时,他还会像贵族那样吃鱼和烤肉。”狐白裘”是狐狸的白皮制成的衣物,”五侯”是指古代的高级官员。
  9. 玉鞭银络倚微醉,飘飖意气横千秋。 - 诗人用玉鞭和银络装饰自己,显得有些微醉。他的态度显得骄傲且不受拘束,仿佛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气势。
  10. 吁嗟天道不可测,道之丰者数偏啬。 - 诗人感叹天道的不可预测性,对于那些拥有丰富财富的人,他们往往会遭受更多的困难和挫折。”道之丰者数偏啬”这句话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11. 失意八九事寻常,为君屈指一不得。 - 诗人说,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如果是为了某个人,那么这些不如意的事就不再普通了。”屈指一不得”是指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2. 似我濩落尤相怜,置酒当歌聊自便。 - 诗人觉得自己孤独且不被理解,于是决定放下一切烦恼,举行一次宴会,一边唱歌一边享受生活。”濩落”在这里形容诗人的落魄状态。
  13. 摴蒱狎猎并得志,牖下矻矻徒穷年。 - 诗人通过赌博和打猎等活动来追求自己的志向,但他的努力似乎总是无法成功。”摴蒱”是一种赌博游戏,”摴”是赌具,”狎猎”是指打猎。
  14. 君不见树梢斜日陇头月,亭午不常圆又缺。 - 诗人看到天空中的月亮总是在树枝的上方和下方来回移动,就像陇头的月亮一样,而中午的时候月亮并不总是圆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看法。
  15. 天公何意判晦明,循环至理何烦说。 - 诗人问天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日夜的交替,这种自然规律是不需要被解释的。”天公”是对天的称呼,”何意判晦明”是指天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循环至理”是指自然的规律。

我们可以对这首诗进行一下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人生百态、感慨时光易逝、抒发内心孤独与无奈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城市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对社会的失望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