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碧浪暗回潮,望眺酣时有客邀。
风晚泊舟渔捕远,树高遮霭暮天遥。
东生月色秋磨镜,影倒虹光波落桥。
红日映霞晴片片,崇山绕水绿迢迢。
观潮斋即景回文
中波碧浪暗回潮,望眺酣时有客邀。
风晚泊舟渔捕远,树高遮霭暮天遥。
东生月色秋磨镜,影倒虹光波落桥。
红日映霞晴片片,崇山绕水绿迢迢。
注释:
- 中波碧浪暗回潮:中波指水中的波浪,碧浪暗回潮意味着这些波浪似乎在暗中与潮水相遇并相互融合。
- 望眺酣时有客邀:望眺是指远望眺望,酣时可能指的是酒醉之时,有客则表明有朋友相邀共饮。
- 风晚泊舟渔捕远:风晚表示风力较大,使得船只得以安全地停泊,而在远处进行渔捞。
- 树高遮霭暮天遥:树木高大,遮住了傍晚的天空,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 东生月色秋磨镜,影倒虹光波落桥:东生可能是指东方升起的月亮,秋磨镜暗示着月亮如同镜子般明亮。而“影倒虹光波落桥”则是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太阳的倒影在水面上泛起涟漪,仿佛是彩虹的光芒落在了桥上。
- 红日映霞晴片片,崇山绕水绿迢迢:红日映霞晴表示阳光明媚,天空呈现出一片晴朗的景象。而“崇山绕水绿迢迢”则形容了周围群山环抱着清澈的水流,显得景色秀美且距离遥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句“中波碧浪暗回潮”,通过对中波和碧浪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波澜壮阔的水乡景象。接着,“望眺酣时有客邀”展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第三、四句“风晚泊舟渔捕远,树高遮霭暮天遥”,则通过风力、渔船和树荫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
五、六句“东生月色秋磨镜,影倒虹光波落桥”将夜晚的月光和波光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红日映霞晴片片,崇山绕水绿迢迢”,则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画卷。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