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中条住,还依半亩栖。
梅梢侵阁破,山影压墙低。
晚稻千畦紫,垂杨一带齐。
终朝孤赏迥,何必藉偏提。
注释:
- 不羡中条住,还依半亩栖。
- 梅梢侵阁破,山影压墙低。
- 晚稻千畦紫,垂杨一带齐。
- 终朝孤赏迥,何必藉偏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描绘美丽的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不羡中条住,还依半亩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选择在半亩小园中居住,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不再羡慕繁华都市的生活。这里的“中条”可能指的是山西的中条山脉,而“半亩栖”则暗示了诗人居住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但却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生活环境的选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梅梢侵阁破,山影压墙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站在窗前,看到梅枝伸入屋檐,山影压过墙头,形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梅梢”和“山影”都是秋天的典型元素,它们的存在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同时,“侵阁破”和“压墙低”也描绘出了一种动态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晚稻千畦紫,垂杨一带齐。”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看到晚稻已经收割完毕,呈现出紫色的一片;而垂杨也随风摇曳,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这里的“晚稻千畦紫”和“垂杨一带齐”都描绘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终朝孤赏迥,何必藉偏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人认为,与其在繁华喧嚣的环境中寻找刺激和刺激,不如独自欣赏自然的美景,品味人生的真谛。这里的“孤赏迥”意味着独自欣赏、品味人生,而“何必藉偏提”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赞美秋天景色的诗,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