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江郎石,氛埃迥未消。
习流方下濑,度岭温停轺。
离乱儒冠贱,风尘驿使遥。
沉吟可哀曲,天半望虹桥。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后代。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
首句“回首江郎石”,意为回顾江郎山的石头,江郎山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山峰,因其形似人面而得名。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第二句“氛埃迥未消”,“氛埃”是指云雾或尘埃,这里指战乱中的尘土。整句意思是说战乱的尘土还未消散,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战争的感慨。
第三句“习流方下濑”,“习流”是指流水,“濑”是指水边的石滩。这句意思是说河水正在缓缓流过石滩,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度岭温停轺”,“度岭”是指越过山脉,“轺”是指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这句意思是说越过了山脉,停下了马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第五句“离乱儒冠贱”,“离乱”是指战乱,“儒冠”是指古代读书人戴的帽子,“贱”是指不值钱或不受重视。这句意思是说在战乱中,读书人的帽子都显得不值钱,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第六句“风尘驿使遥”,“风尘”是指战乱带来的尘土和烟雾,“驿使”是指古代传递信息的使者。这句意思是说战乱使驿使们远离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痛苦的感叹。
第七句“沉吟可哀曲”,“沉吟”是指深思,“可哀曲”是指哀伤的歌曲。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在深思时唱起了哀伤的歌曲,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一句“天半望虹桥”,“天半”是指天空的一半,“虹桥”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彩虹桥。这句意思是说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了虹桥,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的描述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通过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对驿使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