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黄昏。
潇潇秋雨槐花路,独策疲驴上蓟门。

通州道中

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黄昏。

潇潇秋雨槐花路,独策疲驴上蓟门。

注释:

通州道中:通州是古代的一座驿站,位于今河北天津境内,这里指诗人经过通州时的情景。

五里人家十里村:五里路外是人家,十里村头也是村庄。

微茫烟树欲黄昏:天色渐晚,远处山峦和树木都变得朦胧,只有几缕炊烟在飘荡。

潇潇秋雨槐花路:秋雨淅沥,洒落在槐花铺成的小路上。

独策疲驴上蓟门:独自牵着疲乏不堪的毛驴,向着蓟州方向赶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通州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五里人家十里村”,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通州道两旁村落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接下来,诗人用“微茫烟树欲黄昏”来表现日暮时分,远处的山峦和树木都变得朦胧而美丽,只有几缕炊烟在飘荡。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又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潇潇秋雨槐花路”,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脚下的秋雨和路边盛开的槐花。秋雨淅沥,洒落在槐花铺成的小路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内心必然充满了感慨。

最后一句“独策疲驴上蓟门”,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独自骑着疲惫的驴子,向着蓟州的门户——蓟门进发。这里的蓟门,既是指现实中的蓟州城,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归宿与向往。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五里人家”与“十里村”、“微茫烟树”与“欲黄昏”),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