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凉不异荔蕉词,岭外文章动古思。
白石断烟人醉后,小溪寒岛雁来时。
寺荒雨过栖磷火,树老秋深啸夜鸱。
莫读残碑询往迹,南州太史有余悲。
这首诗是苏轼的《同吴长庚太史谒柳祠次韵》。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萧凉不异荔蕉词,岭外文章动古思。
注释:萧瑟凄凉的感觉与荔枝和香蕉的词句相似,岭南地区的文学作品能够引起古人深深的思考。
赏析:诗人以荔枝和香蕉的词句来比喻萧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岭南地区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得岭南地区的文学更加引人注目,引发了古人深深的思考。白石断烟人醉后,小溪寒岛雁来时。
注释:白色的石头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人们在醉酒后看着小溪上的寒岛飞来的大雁。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白石上的淡淡烟雾,让人感到宁静;小溪上的寒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飞来的大雁,则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整幅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寺荒雨过栖磷火,树老秋深啸夜鸱。
注释:寺庙荒废,雨水过后留下了磷火的痕迹;树木枯萎,秋天来临,夜晚的鸟儿发出悲鸣之声。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和树木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寺庙荒废,磷火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树木枯萎,秋天来临,鸟儿悲鸣,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抒发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莫读残碑询往迹,南州太史有余悲。
注释:不要阅读那些破旧的碑文,去了解过去的事情;南州的太史已经因为过度悲伤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赏析:诗人用一种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提醒人们不要去询问那些破旧的碑文,因为这些只是过去的记忆,并不能真正改变现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南州太史过于悲伤生活状态的同情,希望他们能够走出悲伤,重新找回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