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随人送晚寒,幸无杜宇哭云安。
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

云阳二首

明月随人送晚寒,幸无杜宇哭云安。

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

注释:

  1. 明月随人送晚寒:明月伴随着人的身影,送来了傍晚的寒意。
  2. 幸无杜宇哭云安:幸运的是没有听到杜鹃哀鸣声,表示平安。
  3. 中宵忽领英雄气:在深夜时分忽然感受到了一种英雄气概。
  4. 知泊桓侯庙下滩:知道在桓侯庙下的河滩上停泊。

赏析:
《云阳二首》是清朝诗人赵熙的作品,通过描写夜行的船夫和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明月随人送晚寒,幸无杜宇哭云安。”描绘了夜晚乘船行进的场景,明月伴随着人的身影,送来了傍晚的寒意。这里使用了“明月随人”这一形象比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而“幸无杜宇哭云安”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乐观,他没有被夜晚的寒冷所吓倒,也没有被悲伤的情绪所困扰,反而感到庆幸自己能够安然度过这个时刻。

第二句“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感受和心境。在这里,“中宵”指的是深夜时分,“忽领英雄气”则表达了在深夜时分突然感受到的英雄气概,可能是指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最后一句“知泊桓侯庙下滩”,则明确指出了船停靠在桓侯庙下的河滩上,这里的“桓侯”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对象,象征着神圣和崇高。

《云阳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夜行途中所经历的场景和感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月亮、船夫、江水等元素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令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