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招携听鸟声,楼头钟鼓未须惊。
水云坐我浑如梦,鬓发催人太不情。
写兴久输诗伯健,低头殊愧野翁清。
十年踪迹衣尘满,此际相看眼倍明。

【注释】

普贤寺:在今江苏镇江市。八大山人:朱耷的别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小饮:即小酌畅饮。薄暮:傍晚时分。招携:邀请同游。鸟声:指鸟儿鸣叫的声音。钟鼓:寺庙中的报时乐器。浑如梦: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鬓发催人:指人的衰老。太不情:太无情,不合人情。写兴:指写作才能。输诗伯:比不过诗人。低头殊愧野翁清:低下头自认不如一位隐士的高尚品格。野翁:对隐者或高士的称呼,此指八大山人。衣尘满:衣服上落满了尘土。踪迹:足迹,来去行踪。眼倍明:眼睛更加明亮了。

【赏析】

《寓普贤寺邀八大山人小饮》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与友人一同来到普贤寺,在寺院里与八大山人饮酒谈诗,抒发情怀。

首联“薄暮招携听鸟声,楼头钟鼓未须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薄暮时分一起出来游玩的情景,听到鸟儿的鸣叫声,而寺庙里的钟鼓声也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惊慌,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颔联“水云坐我浑若梦,鬓发催人太不情”,以水云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认为在山水之间坐着就像在做了一场大梦一般,而自己的鬓发却在不知不觉中变白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忧伤,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颈联“写兴久输诗伯健,低头殊愧野翁清”,诗人自认为在诗歌创作方面不如诗圣杜甫,但自己却能够保持一份宁静淡泊的心情,这种心态令人佩服;尾联“十年踪迹衣尘满,此际相看眼倍明”,诗人回忆起自己多年来的四处奔波,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所以感到十分高兴。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