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江泛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译文:
在两百里的江面上泛舟,群山环绕着古老的建康城。江水滚滚而来,眼前一片白茫茫,江面宽阔无垠,与天空连成一片黄色。江底沉藏着无数战争中的遗骨,而芦苇花又覆盖上了一层霜。这六朝更迭的历史,一个接一个地灭亡了,哪里还能找到谈论兴盛衰亡的地方呢?诗人以芦花带霜的形象,寓言六朝的更替,犹如秋霜覆盖,繁华不再。最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深感叹,以及对和平与长久繁荣的向往。整首诗借景抒怀,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在建康(南京)一带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历史的沉思。诗人舟行二百里,来到群山环绕的古建康城南京,一路饱览长江壮丽风光。白浪滔天,浩浩荡荡的江水滚滚流向大海。放眼望去,空阔的江南远与天边相连,呈现一片苍黄。江边芦花开放,与雪白的秋霜相映。这素白的景象,仿佛酿造了一种哀悼江上历代将士英灵的氛围,他们的骨骸早已沉埋海底。南京自三国吴建都以来,历经东晋、宋、齐、梁、陈历朝,号六朝古都。多少盛衰兴亡的历史壮剧在这里搬演,六个朝代先后灭亡。可是,历史已被人淡忘,诗人又对谁去感慨历代兴亡呢?这首诗风格质朴,用笔精练。首句“二百里江光”,一笔带过二百里江泛过程。颔联“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白”、“黄”用字准确、精审,“滔滔”、“荡荡”状尽江上水宽浪急、苍茫空阔的景象,又与诗人此时此刻的浩茫心绪契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