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登京口玉山清音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策杖蹑江巘”,描绘了诗人踏着石头台阶登上高山的情景。这里的“策杖”是指手持拐杖,“蹑”是踩、踏的意思,“江”指江水,“巘”是高耸的山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次句“临风倚梵楼”,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着梵宇(佛教建筑)的景象。这里的“临风”是指面对风吹来的感觉,“梵”是佛教用语,指佛教的建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思考。

第三句“秋天出远树”,描绘了秋天的时候,远处的树木被夕阳照耀得金黄色的景象。这里的“出远树”是指从远处看,“秋”指季节,“夕照”是夕阳的余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夕照见归舟”,描绘了夕阳下,一艘船缓缓驶过的画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期待。

第五句“清磬云中发”,描绘了在云端听到的清脆的磬声。这里的“清磬”是指清越的磬声,“云中”是指云层之上,“发”是发出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欣赏之情。

第六句“惊涛槛底流”,描绘了海浪拍打着栏杆,溅起的水花。这里的“惊涛”是指汹涌的波浪,“槛底”是指栏杆下方,“流”是流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力量的感受。

最后一句“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描绘了坐在高处,感觉自己仿佛脱离了尘世,如同御风而行。这里的“坐来”是指坐着的时候,感到自己好像与外界隔绝了,“疑是”是指怀疑自己真的做到了御风而行,“御风游”是指御风而行,比喻超脱尘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