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
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
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
传闻春夏日,比岁雨绵绵。
永顺府闲述
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
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传闻春夏日,比岁雨绵绵。
注释:
- 山外原无地:指在山以外的地方没有土地,即山区。
- 山头尚有田:在山的上面还有农田。
- 刀耕农当锸:用刀耕田的农民使用犁铧作为耕作工具,也就是用锄头。
- 火种野多烟:用火种的农民在野外焚烧草木,产生烟雾。
- 灌溉难为力:水利灌溉困难,难以进行。
- 荣枯只问天:农业收成的好坏只取决于天气。
- 传闻春夏日:听说每年春夏季节都下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永顺府(今湖南桑植县)农村生活的描绘。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生动地描绘了永顺府农村的农耕生活和自然环境。
首句“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永顺府山外的荒芜景象,以及山上仍然有农田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山外的贫瘠与山上的富饶。
颔联“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进一步展现了农民们艰苦的农耕生活。农民们用刀耕田,用犁铧作为耕作工具,而用火种的农民则在野外焚烧草木,产生烟雾。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农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颈联“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表达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敬畏。由于水利灌溉困难,农民们只能依靠天气来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这体现了农民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命运的无力感。
尾联“传闻春夏日,比岁雨绵绵”则是诗人对永顺府春季降雨情况的描写。诗人听说每年春季雨水充沛,使得永顺府的农作物得以生长。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对雨水的渴望和依赖。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永顺府农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同时也揭示了农民们的生存困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