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绪三眠柳渐酣,绿经江北更江南。
门余三尺淹留雪,野坠同时痛哭簪。
贫已无家依独树,春犹遣兴到双柑。
门生老去诸儿稚,醉后何人可举篮。

丁景吕的《南游索书与梅村》是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哀绪三眠柳渐酣,绿经江北更江南。” - “哀绪”表示哀伤的情绪。“三眠柳”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象,柳树在春天会发芽,然后长出嫩芽,仿佛是在睡眠中醒来。“酣”在这里形容春天的景象非常美丽,让人心情愉悦。“绿经江北更江南”指的是春天的景象跨越了长江两岸,既包括了北方的绿意,也包含了南方的景色。

  2. “门余三尺淹留雪,野坠同时痛哭簪。” - “门余三尺”可能是指门前有积雪。“淹留雪”意味着积雪积得很厚,给人一种冬天即将过去的感觉。“野坠”可能是指田野中的物体被风吹落或坠落。“痛哭簪”可能指掉落的物品(如簪子)象征着悲伤和失落。

  3. “贫已无家依独树,春犹遣兴到双柑。” - “贫已无家依独树”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状态,就像一棵没有依靠的树一样。“春犹遣兴到双柑”意味着尽管生活困难,但春天的到来仍然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活力。这里的“柑”是一种水果,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4. “门生老去诸儿稚,醉后何人可举篮。” - “门生老去诸儿稚”可能是指在诗中提到的某个人已经年迈,而他的孩子们还年轻。“醉后何人可举篮”可能是在说,即使喝醉了酒,也无法承担起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

译文
哀伤的思绪随着柳条的摇曳渐渐沉醉,从北到南,绿意盎然。
门前的积雪厚重,像是要留下来过冬,田野上的物体随风坠落,如同悲痛的泪水。
我已失去依靠,只能像一棵树一样坚强,尽管春风依旧能带来生机。
门徒都已长大成人,而我的弟子们还是孩子,醉酒后的我,又能为谁撑起一篮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丁景吕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哀伤情绪。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季节变换的观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春天的美好还是人生的困境,都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