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光
【解析】 1.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绝,共八句。押韵平声韵和仄声韵各四句。第一、二句对,第三、四句对,最后两句也对。 2. 诗中“莲勺”是地名,“朱汉臣”是人名,“令”指县令。 3. “莲勺秦时月”:莲勺在秦代是一个小地方(县),莲勺的月亮很清亮。 4. “中有焚鱼人,临轩濯双足”:有烧鱼的人在院子里洗着脚。 5. “兰芽宛中央,妙技能刻鹄”:兰花的芽长在中间,技艺高超的能雕刻天鹅。 6.
丁景吕的《南游索书与梅村》是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哀绪三眠柳渐酣,绿经江北更江南。” - “哀绪”表示哀伤的情绪。“三眠柳”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象,柳树在春天会发芽,然后长出嫩芽,仿佛是在睡眠中醒来。“酣”在这里形容春天的景象非常美丽,让人心情愉悦。“绿经江北更江南”指的是春天的景象跨越了长江两岸,既包括了北方的绿意,也包含了南方的景色。 2.
诗的逐句释义: 1. 家破贫非累,忧深寇未平。 - 家破:形容家族或家庭已经破碎。 - 贫非累:虽然贫穷不是负担,但内心的忧虑和压力却很大。 - 寇未平:指国家未安定,外敌尚未被平定。 2. 避人空下泪,绝口不谈兵。 - 避开人群时,只能无声地落泪。 - 避免讨论战争的话题。 3. 桐向秋辞碧,门临溪转清。 - 桐树:秋天时,树木的叶子变红,象征着生命的变化。 - 辞碧:树叶从绿色转为红色。
【注释】 黄金锁断:用金锁把门,表示富贵。 薰风起:暖和的南风。 青草年年面上生:青草每年春天都长出新芽,比喻人生易老,时光荏苒。 牡丹深处哭王耕:王耕是唐人,以好学著称,曾为长安县令,有诗名。此诗借牡丹来悼念王耕。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清明时对故友王耕的追忆及感伤之情。 “黄金锁断”句,用典,语本《晋书·谢安传》:“谢安年少时,隐居东山,布衣荆钗,吟咏赏玩
秋阴寄王山长 一寸心中地,容忧竟万端。 树凉蝉命促,虫苦蓼荫寒。 蒿里观狐穴,桃花忤钓竿。 梦中师竹在,落叶满长干。 注释: 1. 一寸心中地:形容心中的忧虑如同寸土之地一般广阔无垠。 2. 容忧竟万端:内心忧愁如千头万绪般繁多。 3. 树凉蝉命促:树上的蝉叫声凄凉,似乎预示着生命之短暂。 4. 虫苦蓼荫寒:虫子们在寒冷的蓼草中痛苦地生活。 5. 蒿里观狐穴:在蒿草丛中的狐狸洞穴前观望。 6.
将入闽寄故人王而农 飘零吾久矣,离乱欲何之。 愁绝遥天暮,哀余斫地悲。 南音同在耳,西爽独支颐。 相见情无限,何能尽所思。 注释: 1. 飘零吾久矣:形容自己已经漂泊很长时间了。 2. 离乱欲何之:想要离开这里去往哪里呢?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3. 愁绝遥天暮:形容愁绪深重,仿佛与天空一般无边无尽。 4. 哀余斫地悲:表示悲伤到极点,甚至用砍地来表达自己的悲痛。 5. 南音同在耳
莲勺秦时月,水色碧于玉。 中有焚鱼人,临轩濯双足。 兰芽宛中央,妙技能刻鹄。 溯洄望蒹葭,凄怆乱心曲。 我有一亩宫,三径殊局促。 君昔抱琴来,亲见山水渌。 桑麻蔼轮蹄,箫管转华烛。 桑扈托晨风,翱翔啄我粟。 墉壑何萧条,蚕盆亦不浴。 丁男鬻已尽,寡妻犹岸狱。 安得旧雨来,击鼓洗桎梏
黄金锁断薰风起,青草年年面上生。 最是春来无限憾,牡丹深处哭王耕。
哀绪三眠柳渐酣,绿经江北更江南。 门余三尺淹留雪,野坠同时痛哭簪。 贫已无家依独树,春犹遣兴到双柑。 门生老去诸儿稚,醉后何人可举篮
飘零吾久矣,离乱欲何之。 愁绝遥天暮,哀余斫地悲。 南音同在耳,西爽独支颐。 相见情无限,何能尽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