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妙于画,夜窗看最幽。
灯清犹助月,虫老亦吟秋。
乐土将奚适,穷边未解忧。
三年负重九,知我有高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竹影妙于画:“竹影”是指竹子的影子,这里形容竹子的影子美丽如同画作一样。“妙于画”表示竹子影子的美丽超出了画家的描绘能力,即竹子的影子比任何画作都要美丽。
  2. 夜窗看最幽:“夜窗”指的是夜晚的窗户,“最幽”表示非常安静、宁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静谧中欣赏竹影的美景。
  3. 灯清犹助月:“灯清”指的是灯光明亮,“犹助月”表示虽然有灯光,但是仍然被月亮的光芒所衬托、照亮。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月光之美的赞美,认为即使有灯光,月光的光芒也更加突出。
  4. 虫老亦吟秋:“虫老”指的是秋天的蟋蟀,“吟秋”表示蟋蟀在秋天发出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感受,即使是在秋天,蟋蟀依然在鸣叫。
  5. 乐土将奚适:“乐土”指的是理想的居住地或地方,“奚适”表示在哪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居住地的追求和困惑。
  6. 穷边未解忧:“穷边”指的是边远地区或边疆之地,“解忧”表示解除忧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家乡、边疆之地的忧虑之情。
  7. 三年负重九:“负”在这里是负担之意,“重”在这里是重要之意,“九”可能指的是数字9,这里没有明确意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重担的承受和经历。
  8. 知我有高楼:“知我”指的是知道我,“高楼”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居所或高处。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知己相逢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许。

译文:

在九月八日的夜晚,我独自欣赏着窗外的竹影,它仿佛比任何画家都更能够捕捉到自然的美。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明亮的灯光似乎也在为月光增光添彩。蟋蟀在秋天的夜晚中依然欢快地鸣叫,它们的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的故事。我向往着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但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我仍感到一丝忧愁。我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生活艰辛,但我深知自己已经足够坚强,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知道我的知己会在高处与我相见,我们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美好时光。

赏析:

李益的这首《九月八日》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生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其中,“竹影妙于画,夜窗看最幽”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竹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而“灯清犹助月,虫老亦吟秋”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观察的敏锐和对于季节变化的感慨。此外,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