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须归土,来分木渎山。
离魂伤若女,掩坎变衰颜。
湖海聊漂泊,彭殇亦等闲。
有谁观季札,左袒便东还。
”`markdown
诗句翻译与注释:
- 骨肉须归土,来分木渎山 - 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死者回归大地的哀悼及对墓地的选择,暗示着生命的结束和回归自然。
- 离魂伤若女,掩坎变衰颜 - 通过“离魂”和“掩坎变衰颜”,描绘了死者在离开人世后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和容颜的变化。
- 湖海聊漂泊,彭殇亦等闲 - 描述了死者生前可能的生活状态,以及死后灵魂可能面临的飘泊无定,强调了死亡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
- 有谁观季札,左袒便东还 - 提及“季札”可能是对历史人物或者某种文化象征的提及,表达对逝者生前行为的纪念或哀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记忆的深刻理解。首句即表达了生死的自然循环和回归,接着通过“离魂”和“掩坎”等词,描绘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灵魂状态的关注。最后一句则可能涉及对逝者的缅怀或对其生前行为的纪念。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思考。
译文
九月二十四日葬弥明于苏州木渎米斗山,
骨肉须归土,来分木渎山。
离魂伤若女,掩坎变衰颜。
湖海聊漂泊,彭殇亦等閒。
有谁观季札,左袒便东还。
解析
- 骨肉须归土,来分木渎山 - 这里的“骨肉”指的是死者的遗体,而“归土”意味着安葬于地,显示了对死者归宿的尊重。“木渎米斗山”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一个风水宝地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
- 离魂伤若女,掩坎变衰颜 - “离魂”通常指魂魄不宁,“若女”形容女子柔弱多情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死者的灵魂在丧亲之痛中显得无助和哀伤。“掩坎变衰颜”则是说,在坟墓的遮盖之下,死者的面容变得憔悴,这反映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情怀念和对其离去的不舍。
- 湖海聊漂泊,彭殇亦等閒 - “湖海”象征着广阔的水域,“漂泊”意味着不定的生活方式,这里可能比喻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彭殇”指的是长寿和早逝的人,这里表示无论寿命长短,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应平等对待。这一句反映了一种超越生死的人生观,即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 有谁观季札,左袒便东还 - “季札”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季札,也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引用。“左袒”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顺从。“便东还”则可能表示一种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的态度。这一句可能寓意着逝者生前的行为值得后人学习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记忆的深刻理解。首句即表达了生死的自然循环和回归,接着通过“离魂”和“掩坎”等词,描绘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灵魂状态的关注。最后一句则可能涉及对逝者的缅怀或对其生前行为的纪念。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