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年兄弟未全衰,只似机云入洛时。
一代名流多见许,千秋佳传定能奇。
信天岂易闲方信,知命非难老自知。
不解尼山孜孜者,假年学《易》欲何为?
诗句原文
闰三月十二日示坐客
馀年兄弟未全衰,只似机云入洛时。
一代名流多见许,千秋佳传定能奇。
信天岂易闲方信,知命非难老自知。
不解尼山孜孜者,假年学《易》欲何为?
译文
余下的时间里,兄弟们还未衰老,就像机云进入洛阳时一样。
一代名流受到众人的赞赏,千秋的佳传一定能成就伟业。
相信天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知道命运也不是那么困难,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不解那些在尼山孜孜不倦的人,为什么还要花费年华学习《易经》,想要做什么呢?
注释
闰三月十二日:指诗人郑孝胥创作这首诗的时间。
示坐客:向在座的客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馀年兄弟:指作者与他的兄弟们。馀年,表示岁月悠长。
机云:比喻才华横溢的人才。
入洛时:指陆机和陆云兄弟两人一起到洛阳。
一代名流:指当时的知名人士。
千古:形容历史悠久。
佳传:美好的事迹或故事。
方信:相信。
尼山:孔子曾在这里讲学,后成为儒家学派的象征。
孜孜者:勤勉努力的人。
假年:虚度年华。
学:《易》指学习《易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郑孝胥创作于光绪八年(1882)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对时代风云变幻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兄弟之间的感情和才士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思考,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