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未解惜流光,草草莺花过眼忙。
纵使风情浑不减,中年引镜已回肠。
【注释】
闻:听到。胡琴:指胡琴,一种弦乐器。有触:有触动之意。
等闲:轻易,随便。解:懂得。惜流光:珍惜时光。流光,比喻光阴。草草:匆忙、急忙的样子。莺花:莺鸟和花朵,泛指春天景物。莺花过眼,形容春天景象的迅速变化。
纵使:纵然说。风情:这里指风月佳人,即美女。浑不减:丝毫没有减少。中年:中晚年。引镜:照镜子,此处借代自省,反省。回肠:使内心纠结、痛苦。
【赏析】
这首诗写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的伤时感旧之情。首两句“闻胡琴有触,等闲未解惜流光,草草莺花过眼忙”,写听到胡琴声而有所感触:人生短暂而美好时光又如此地易逝难留,于是匆匆忙忙地度过春天的美景,没有好好地去体会、欣赏它。“闻胡琴”句是触景生情,“等闲”句是因景而生感慨,由景入情,自然引出下文的抒情。三四句:“纵使风情浑不减,中年引镜已回肠。”这两句紧承上文,从感慨转入自省,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不再的感叹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此诗前二句写春日景色,后二句则写自己的处境。“草草莺花过眼忙”,“莺花”,莺啼花开,喻指美好的春光;“过眼”,意思是转眼间就过去了。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美景转眼就过去了。“等闲”,随意、漫不经意的意思。“草草”,匆忙的样子。“莺花”句承接“闻胡琴”,是触景生情,也是因景而感,进一步抒写作者的伤时感旧之情。这两句与首句“闻胡琴”一句前后相呼应,既承接了前句,又为下一句作铺垫。末两句“纵使风情浑不减,中年引镜已回肠”,是自省之语。“纵使”句是说:尽管我仍然保持着年轻时候那种多情的风采(风情),但毕竟已是到了中年以后,所以现在看到镜子里面自己的容颜,也不禁要感慨不已。“回肠”,是说内心十分痛苦。这两句与首句“等闲未解惜流光”相呼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感慨和伤怀。
这首咏物言情的小诗,以胡琴声为媒介,把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全篇虽只四句,却写得层次分明,曲折有致,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