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簟银床暑未收,时看萤火坠高楼。
明河尽向西南泻,一夜金风万斛秋。
【注释】
廿九:即九月九日。古代习俗,重阳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等风俗,这里指重阳节的夜晚。四鼓:指子夜时分打四次更鼓,是古人报时的方法。作:起。
冰簟(diàn):冰制的竹席。银床:银色的床上用品。暑:炎热。
萤火:一种昆虫,在夜间发出微弱的光线。堕(guō)高楼:从楼阁上落下。堕,同“堕”,落也。
明河:明亮的银河。向西南泻:银河向西北方流去。泻,通“泻”。
金风:秋风,秋天的风。万斛(hú):一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形容风大如万斛之水。
赏析:
此诗描写了九月九日夜的景色。前二句写室内,后二句写户外。室内,以冰簟银床、萤火坠高楼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气氛,使人产生对明月清辉的向往;户外,则通过银河西坠、秋风劲吹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