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惟见小时月,见月怀人欲见难。
失马塞翁过七十,残宵对月不胜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综合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考生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其次要对全诗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夜起盆梅正发”:夜里醒来,盆里的梅花刚刚开放,这是诗人早起观赏的情景。
“举头惟见小时月,见月怀人欲见难”:抬头只见初升的月亮,看到月亮便想念着亲人,想要去看望他,但是又觉得难以实现。
“失马塞翁过七十,残宵对月不胜寒”:马丢失了,塞翁已七十高龄,但并不悲伤。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在寒冷的残宵中对着明月,感到更加凄凉寒冷。
【答案】
译文
夜起盆梅正发①,
举头惟见小时月②,
见月怀人欲见难③。
失马塞翁过七十④,
残宵对月不胜寒⑤。
赏析
第一首,写自己早起观赏梅景并由此而引发思念亲人的情怀。“夜起盆梅正发”,点明时间、地点和事情:夜间起来观赏盆中梅花刚盛开的景象。“正发”二字表明梅花盛开得正好,是观赏的好时机。“举头惟见小时月”一句,写观赏梅景时所见的景象,“小时月”,指初生的月亮,这里暗寓思亲之情。“见月怀人欲见难”,由观赏初生的月亮而联想到远方亲人,想与亲人相见却很难办到。这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第二首,写自己观梅赏月时的感慨。“失马塞翁过七十”,化用《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典故,意谓年老之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已经过了七十岁,不必为失去马而忧伤。“残宵对月不胜寒”一句,写自己观梅赏月时的感慨。“残宵”,指夜晚。“对月不胜寒”,写自己观梅赏月时的感慨。“残宵”、“不胜寒”,都暗示出作者因怀念亲人而感到寂寞凄凉的心情。
这两首诗都写观梅赏月。第一首写观赏初生的月亮而联想到远方亲人,想与亲人相见却很难办到;第二首写观梅赏月时因怀念亲人而感到寂寞凄凉的心情。两首诗虽然所写景物不同,但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